若你活到100歲 要怎麼存退休金才夠?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編譯 樂羽嘉】
根據Allianz Life最新調查,有64%美國民衆(主要爲 X 世代)比起死亡本身,更擔心死掉前就把錢用光,但只有23%受訪者曾跟理財顧問談過這個問題。
Argosy財富管理公司創辦人、合格的財富策略師曼戈德(Eric Mangold)表示:「如果我們能知道自己會活到哪一天,就能精準計劃,把人生最後一張支票開給殯儀館。」
如果你覺得會活到100歲,該怎麼準備退休金?曼戈德的建議是:每年存15%收入
退休儲蓄有百百種做法,但曼戈德最推薦的方法是每年儲蓄至少15%的收入。
他說,「我不會把重點放在一個確切的金額,而是建議每年存15%,直到退休爲止。」
他解釋,你可以使用「15%收入儲蓄策略」,來評估退休金、年金等保證性收入未來每年能帶來多少穩定現金流。
曼戈德表示,你應該思考「這些收入可以支應多少退休開銷?有缺口的話,就靠投資來彌補不足的部分。」
根據國家健康統計中心,美國人的平均壽命爲78.4歲,但活到比這個年齡更老的人愈來愈多。
臺灣人的平均壽命也接近這個數字。根據內政部「112年簡易生命表」及「第十一次國民生命表,2023年臺灣人的平均壽命爲80.23歲,其中男性76.94歲、女性83.74歲。
曼戈德指出,「現在退休後,我們可能還會活30到40年,也就是說收入必須持續進帳才行。重點不在於你存了多少錢,而是這筆錢能產生多少收入、支撐多久。」
曼戈德指出,許多退休人士並不是「資產不足」,而是「收入來源不足」。
曼戈德強調,「你需要一個無論自己活多久、市場如何、通膨多高、國際地緣政治局勢多亂,都能夠每個月提供穩定收入的策略。」
「4%提領法則」不一定可靠
所謂「4%法則」是退休理財界的老方法,也就是每年提領投資資產的4%,理論上能讓資金撐過30年。但曼戈德提醒,你必須針對通膨調整,以免退休30多年後用光資金。
專家提醒,多次重新計算後發現,這項策略不適合無腦使用。
晨星(Morningstar)一份報告指出,若你想讓退休金有90%的機率在整個退休期間都不會用完,那麼每年其實最多隻能提領你總資產的3.7%,而不是傳統建議的4%。對曼戈德來說,這個機率還是不夠高。
曼戈德舉例說,「如果你坐飛機,知道安全降落的機率是90%,你還會搭乘嗎?」
他認爲提領比例可能要降到低於4%,才能應對市場變動風險。
他建議跟值得信賴的財務顧問合作,進行收入分析與資產變化的沙盤推演,透過謹慎評估,在退休第一天就明確知道自己需要多少錢,甚至預估退休後第40年需要的資金規模。
(資料來源:GoBankingRates、Yahoo Finance)
【延伸閱讀】
大罷免再新增5位!》投票時間、投票地點、第三階段最新完整名單一次看
日圓短線急升,日本選舉解析:終究反移民、美日談判變局
特斯拉與納智捷n7差不到10萬?臺美關稅談判,國產車供應鏈生存危機
Z世代隨行杯不離身,重回口腔期?他們喝的不是水,是存在感
比公廁馬桶座髒58倍 行李箱哪個地方最髒?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