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和軟件深耕RISC-V生態 引領國產自主可控新篇章

近日,RISC-V成爲市場關注焦點。作爲一項開放的指令集架構(ISA),RISC-V允許任何個人或組織自由使用、修改和擴展,無需支付專利費用,成爲打破技術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的重要突破口,未來有望被大規模鼓勵支持。

據研究機構Semico預測,到2027年,RISC-V芯片的全球出貨量有望突破250億顆,相關芯片市場收入預計達到2910億美元。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RISC-V未來市場佔有率將超過25%,成爲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力量。

作爲中國數字化轉型服務領域的領軍企業,潤和軟件(300339)及其子公司江蘇潤開鴻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潤開鴻”)通過“RISC-V+OpenHarmony”雙開源戰略,不僅在芯片設計與操作系統生態領域實現了全棧自主可控,亦在金融、工業、AI等場景中開闢了商業化落地的創新路徑。

“硬件+操作系統適配”雙向發力

潤和軟件在RISC-V領域的佈局,始於其對開源架構的深度洞察。早在2022年,潤和軟件子公司潤開鴻就將RISC-V架構與OpenHarmony操作系統深度融合,提出“全棧開源”戰略,目標是構建覆蓋芯片適配、操作系統開發、終端產品製造及行業應用的全產業鏈生態。這一戰略不僅契合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對開源技術和自主可控的號召,也爲潤開鴻在AIoT時代搶佔技術制高點奠定了基礎。

2023年1月,潤開鴻率先發布了基於高性能RISC-V開源架構處理器平頭哥曳影TH1520研發的OpenHarmony標準系統開發平臺HH-SCDAYU800,成爲國內首款支持RISC-V高性能芯片的OpenHarmony標準系統開發平臺,實現了“全棧開源”戰略落地的重要一步,爲開發者提供了從硬件到軟件的一站式開發環境。

2023年8月,作爲OpenHarmony RISC-V SIG核心成員單位,潤開鴻在RISC-V中國峰會上首次發佈多款基於RISC-V架構的OpenHarmony終端設備,涵蓋平板電腦、邊緣計算網關及雲桌面終端,三款產品均已達到商用化水平。

到了2024年8月的RISC-V中國峰會,潤開鴻的產品形態進一步躍升。據瞭解,基於RISC-V&OpenHarmony技術底座,潤開鴻已開發了AI算力一體機、AI雲桌面、AI Box、AI平板多款終端,形成了雲邊端協同全棧AI交付方案。

2025年3月,在最新一屆RISC-V生態大會上,潤開鴻在業內率先發布了基於“RISC-V+OpenHarmony+星閃”並適配DeepSeek的“鴻銳”AI開發平臺。該平臺搭載先進的新一代無線短距技術星閃,實現了更快速、更穩定的數據傳輸;同時,該平臺已成功支持Deepseek端側模型移植,爲AI應用在邊緣設備的廣泛落地提供了硬件保障。

產學研用協同推動RISC-V產業化

開源生態的繁榮依賴於多方協作,除了自身研發以外,潤和軟件與潤開鴻還積極通過參與生態合作、標準制定和人才培養認證,逐步構建起RISC-V的全鏈路生態體系。

2024年3月,在2024玄鐵RISC-V生態大會上,潤開鴻與中科院軟件所作爲唯二的兩家軟件行業代表,獲得“玄鐵優選夥伴”獎項,標誌着達摩院玄鐵團隊對潤開鴻有力推動玄鐵RISC-V生態創新發展的全面認可。

另外,基於“鴻銳”產品系列的一系列相關技術成果,切實推動了RISC-V從技術研發到商業應用的跨越,潤開鴻在中國開放指令生態(RISC-V)聯盟年會上斬獲2024年度“前沿創新獎”,這也是對潤開鴻在“RISC-V+OpenHarmony”領域技術實力與生態貢獻的認可。

爲了解決RISC-V人才短缺問題,潤開鴻推出了“鴻通學”平臺,聯合RISC-V國際人才培養認證中心開展RVFA(RISC-V應用工程師)認證考試。通過“理論培訓+實戰開發”的雙軌模式,培養具備RISC-V彙編編程、工具鏈使用及OpenHarmony系統開發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面對AIoT時代的碎片化需求,潤和軟件和潤開鴻通過全棧開源戰略打破了傳統技術壁壘,爲國產計算生態的崛起提供了範本。同時,通過持續深化RISC-V與OpenHarmony的協同創新,聯合更多芯片廠商、開發者及行業客戶,構建“硬件-操作系統-應用”的完整閉環。業內人士認爲,在“自主可控”的國家戰略指引下,其技術與生態佈局不僅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更爲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全球競爭中贏得了主動權。未來,隨着AIoT應用的爆發式增長,潤和軟件有望成爲RISC-V生態建設的核心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