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上調臺灣今年GDP增幅至3%
瑞銀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鄧維慎表示,臺灣是亞太區經濟基本面最穩健的市場之一,擁有高經濟增長、低通膨、穩健的財政狀況,以及全球領先的經常帳盈餘和國際投資部位。
瑞銀指出,儘管通膨及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放緩,臺灣央行將於今年啓動降息週期。然而,考量當前經濟動能強勁,央行可能會謹慎評估關稅變化對景氣的潛在影響。瑞銀更表示,臺灣在亞洲地區財政體質名列前茅,政府債務與財政赤字水準處於低檔,同時維持實質經濟增長及穩健通膨,也預期新臺幣走勢將保持穩定並逐步升值,並預計至2026年底新臺幣將逐步升值至升至29。
回顧近年新臺幣匯率走勢,臺灣已歷經兩波升值浪潮:一是2017年至2018年間,匯率自32以上升至29以上。二是2019年至2022年間,匯率由31.7左右升至27.5。在這兩段期間,臺灣GDP成長加速、金融體系穩定,且資本回流帶動國內投資明顯提升。出口方面,臺灣總體出口年增率攀升至近年新高,出貨量更創歷史紀錄,對美出口維持強勢,對東協市場的出貨更成爲關鍵增量來說;相對而言,對中國大陸出口仍顯疲弱。四月出口表現強勁,是因爲出口商正在藉由美方暫停關稅的時間點,緊急向美出貨。
根據瑞銀分析,美國對臺灣進口商品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已從先前相對較高的水準大幅下降,目前爲亞洲地區最低之一,這主要得益於臺灣出口科技產品享有高比例的關稅豁免,加上美臺之間的貿易談判持續推進,預期將爲臺灣未來經濟增長注入更多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