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康醫藥溢價交易遭質疑,80後高管留置風波升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佳英 廣州報道
近日,瑞康醫藥突發高管被留置。
據公告,其董事、董事會秘書及副總裁李喆被濟南市濟陽區監察委員會實施留置措施。瑞康醫藥表示,現有治理結構完善,除李喆外其他高管均正常履職,董事會運作及生產經營未受重大影響。目前,董事會秘書職責暫由證券事務代表王秀婷代行。
就在留置公告發布同日,瑞康醫藥同步披露了股份回購進展:截至6月30日,公司已耗資6039.63萬元回購2044.65萬股,似乎有意向市場傳遞經營穩定的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喆被留置前,瑞康醫藥於2025年2月披露一筆充滿爭議的關聯交易。瑞康醫藥宣佈以1.51億元收購一家醫療器械公司76.01%股權,而標的公司2024年前8月營收爲零、虧損681萬元,在評估基準日2024年8月31日的所有者權益賬面值爲1821.86萬元,卻獲得近10倍溢價估值。而且交易對方煙臺衡悅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煙臺衡悅”)的實際控制人正是李喆與公司董事韓春林等人,構成典型關聯交易。
身處多事之秋的瑞康醫藥業績持續惡化,又因爲李喆此前的金融背景以及相關管理經歷,市場不乏揣測其被留置或許與公司過往的一些金融業務、資金運作等方面的事務有關。
大成律師事務所深圳辦公室合夥人王勇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經濟及金融領域犯罪形勢嚴峻,尤其職務侵佔罪、合同詐騙罪、挪用資金罪等經濟類犯罪在數量上佔據顯著比例。尤其,高管涉案則暴露出公司內部管理存在問題,如財務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不嚴格、公司會計賬目與實際資金狀況不符等問題,這對於依賴信譽和重視資金安全的上市公司來說,可能會間接影響公司的信譽和形象,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遭遇監管部門的調查。
一起溢價10倍收購交易再獲關注
這位1986年出生的80後高管李喆職業生涯橫跨中外金融機構。其履歷顯示,從加拿大永明金融理財顧問、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多倫多分部基金管理專員,到國金證券上海承銷保薦分公司投行項目經理,最終在瑞康醫藥擔任管理崗位。2024年年報顯示,其稅前年薪爲40.35萬元。
這位有中外金融經驗的年輕高管突然被查,具體原因尚未披露,但市場目光再次關注到今年披露的一起關聯交易。
2025年2月,瑞康醫藥宣佈將以1.51億元收購一家醫療器械公司——浙江衡玖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浙江衡玖”)的76.01%股權。根據公告,這一交易的出售方煙臺衡悅的執行事務合夥人爲杭州華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企查查顯示,該管理公司由李喆、韓春林、張壽凱三人共同控制,且2017年李喆被任命爲法定代表人。
這筆交易構成典型關聯交易,韓春林現任瑞康醫藥董事兼副總裁,張壽凱爲瑞康醫藥董事。另據披露,股權轉讓款將分三期支付,每期支付轉讓對價的30%,即4,537萬元,具體支付條件與業績承諾完成情況掛鉤。同時交易設置三年對賭條款,浙江衡玖承諾2027年至2029年分別實現淨利潤900萬元、1700萬元和3000萬元,未達標將調減對價並計算利息退還給瑞康醫藥。若浙江衡玖未能履行退還義務,保證人張仁華、韓旭將承擔連帶補足責任。
瑞康醫藥也表示,交易對手方煙臺衡悅的執行事務合夥人杭州華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瑞康醫藥構成關聯關係,關聯董事迴避表決。同時,瑞康醫藥評價此次交易爲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旨在與公司現有業務形成協同效應,並減少潛在關聯交易。
然而,浙江衡玖2024年前8月營收爲零且虧損681萬元,其產品線包括乳腺超聲CT等創新型醫療設備,但主要產品仍在研發中尚未產生收入。目前,浙江衡玖主要資產爲乳腺超聲CT等研發中的專利技術,以及軟件著作權和商標等無形資產。
根據瑞康醫藥披露的資產評估報告,浙江衡玖的預計研發進度爲在2025年下半年到2026上半年,完成浙二醫、浙一醫、邵逸夫醫院等多家醫院的多中心臨牀試驗,拿到臨牀試驗評價報告;在2026年下半年,完成產品註冊申報和體系考覈,拿到兩證。
研發週期內產生的資金缺口,浙江衡玖擬通過股東借款等方式補足。而新的醫療器械在研發成功後需要通過國家藥監部門審批註冊(或備案)後方能上市銷售,取得國家藥監部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書(或備案證書)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這也意味着新產品的產業化和市場推廣進程可能不及預期。
追溯股權變更史,更多細節浮出水面。2022年煙臺衡悅以827萬元從韓春林處收購衡玖醫療58.08%股權,在歷經數次變更後,浙江衡玖在評估基準日2024年8月31日的所有者權益賬面值爲1821.86萬元,評估值爲23950萬元,後經協商確定浙江衡玖整體估值爲19900萬元。
一家營收爲0的虧損公司,被瑞康醫藥溢價近10倍收購,再疊加浙江衡玖零營收現狀以及關聯交易,低買高賣的操作令市場不乏質疑之聲。
業績持續承壓,前景待考
更早之前,瑞康醫藥還因關聯交易與信披違規遭警示。
根據警示函內容,2021年10月瑞康醫藥向關聯企業山東樂康金嶽實業有限公司增資4.6億元,樂康金嶽是瑞康醫藥與控股股東關聯方煙臺誠厚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企業,該次增資構成關聯交易。除增資事項外,瑞康醫藥和煙臺誠厚多次向樂康金嶽提供財務資助,雙方發生資金往來。然而,瑞康醫藥對於上述關聯交易和財務資助事項,均未按照相關規定履行相應的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3年5月8日,瑞康醫藥2023年5月前12個月內累計訴訟金額達5.84億元,遠超披露標準卻遲至2023年8月30日才公告。
根據規定,山東證監局決定對公司和韓旭、張仁華、馮芸、周雲、李喆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將有關情況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身處多事之秋,新收購的乳腺設備在研器械公司或也難以給瑞康醫藥帶來即時活力。
更直觀的是,瑞康醫藥的經營頹勢早已顯現。歷年財務數據顯示,其營收從2020年的272.3億元下滑至2024年的79.66億元,五年縮水超70%。2021年至2024年連續四年虧損,累計金額高達14.96億元,2024年單年虧損達1.28億元。
進入2025年,下滑趨勢仍未扭轉。2025年一季報顯示,其營收同比再降12.98%至17.57億元,扣非淨利潤1003.38萬元同比下降44.75%。此外,股票連續12個月每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其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資產,觸發估值提升計劃。
內控存在缺陷、業績持續下滑、收購交易被質疑,瑞康醫藥在2025年2月宣佈將全面改革。在中醫藥板塊,計劃依託亳州、馬鞍山兩大生產基地,構建“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並通過校企合作推動經典名方轉化;在醫療器械領域,擬延伸乳腺癌篩查、血糖監測產品線,通過自主研發、併購等方式進一步深化佈局;資產優化方面,將加速處置低效固定資產及逾期應收賬款。
但市場疑慮猶存,一方面,瑞康醫藥近年關聯交易頻發,2025年2月10倍溢價收購關聯企業的爭議尚未平息;另一方面,重資產投入的中藥全產業鏈建設與器械研發均需長期資金支持,而公司連續四年經營業績,恐難支撐戰略轉型的資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