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大幅擴充新技術軍備

參考消息網8月17日報道 據德國《商報》網站8月12日報道,幾個世紀以來,瑞典一直堅持軍事中立,如今卻在大規模擴充軍備:無人機、人工智能系統、先進火炮、加強與鄰國和北約合作。這就是自俄烏衝突以來,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所面臨的新現實。

瑞典政府今年的國防預算超過1350億瑞典克朗(約合120億歐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軍備擴充的資金主要來自預算的重新分配和舉債。

瑞典國防研究局的奧斯卡·卡爾鬆說:“僅憑坦克和士兵就能打勝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在數字空間以及利用自主系統展開行動的能力也決定着戰爭的勝負。”

因此,瑞典軍備戰略的重點是新技術:遙控無人機系統、自主監控裝置和人工智能作戰。特別是在無人機領域,瑞典與芬蘭、烏克蘭和美國製造商開展了合作。

目前,多種系統正在測試中,其中包括瑞典本土製造商薩博的無人機集羣技術。如果測試成功,單個操作員就能控制多達100架無人機執行偵察和目標識別任務。

瑞典軍隊還在測試由愛沙尼亞米爾雷姆機器人公司研發的履帶式混合動力模塊化步兵系統無人車,該車輛已成功在烏克蘭投入使用。它的規格相對較小,可用於補給、傷員運輸和作戰。此外,瑞典軍隊正與國際合作夥伴聯合開發一款無人戰鬥機,首輪測試已完成。

專門製造多用途戰鬥機、軍用電子設備和防空系統的瑞典企業(如薩博)的訂單量正在增長。目前,薩博公司正準備交付第一架“鷹獅”-E型戰鬥機,它仍由飛行員駕駛,但有人工智能輔助。

瑞典與北約、鄰國及盟友協調製定國防戰略。聯合演習和加強信息交流是北歐防務合作組織的一部分,該組織主要關注波羅的海地區。

芬蘭前總理桑娜·馬林在2023年就說過:“在國防問題上,芬蘭、挪威、瑞典和丹麥如今是一條心的。波羅的海不再是邊界,而是一個共同防禦區。”

瑞典軍隊一名高級軍官最近就合作事宜發表評論稱:“目標是全面實現互操作性,無論是通信、彈藥還是防空領域。”

這意味着各國的武器、通信和後勤必須彼此兼容,並儘可能共同採購。近年來,這些國家已在波羅的海及芬蘭北部多次舉行聯合軍演,但均由北約主導。

擴充軍備的資金問題越來越受關注。不久前,瑞典國防大臣波爾·榮鬆解釋了政府爲何決定在未來十年內爲加強軍備舉債3000億瑞典克朗:“如果我們重視安全,就必須爲此付出資金。”

儘管政府拒絕新徵特別稅,但多個反對黨已呼籲對高收入羣體臨時徵收“國防附加費用”。

目前,政府與反對黨仍一致認爲不應提高稅收,但經濟學家認爲,瑞典不可能長期通過舉債來覆蓋大幅增長的軍事支出。(編譯/鍾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