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著陸?人行前行長易綱不再擔任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大陸全國政協常委會一口氣調整十名各專門委員會副主任職務引發關注。圖爲11月1日下午,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在北京閉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閉幕會並講話。(新華社)

新華社報導,大陸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1日下午在北京閉幕。根據報導,本次會議經表決,有多達十名各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出現異動。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前行長易綱不再擔任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臺辦前副主任陳元豐不再擔任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

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專門委員會通則」,「專門委員會是常務委員會和主席會議領導下的工作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規則」則明定,常務委員會的職權包括任免全國委員會工作機構的領導成員。

因此,從制度規範來看,政協常委會是可以決定各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去留。但從實務操作來看,退休的部級官員一般都能順利當完整屆任期。如今在任期中段突然有多達十名專委會副主任去職相當罕見。大陸本屆全國政協任期爲2023年3月至2028年3月。

易綱於2018年3月出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早前就曾出現若干關於他的傳聞。

易綱1958年出生,2023年達到大陸正部級官員退休年齡。2023年1月17日,將滿65週歲的易綱被任命爲全國政協委員,外界原預期易綱即將退居二線。

但同年3月的全國人大,卻決定讓剛滿65歲的易綱續任人行行長。同年7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又突然免去易綱的行長職務,由副行長潘功勝接任。

易綱雖「不再擔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但仍爲政協委員與常委,新華社在報導中也仍稱其爲「同志」。有分析認爲,易綱應已「軟着陸」,估計問題不大。

大陸《財新網》曾報導,去年底,在川普即將上任前,易綱2024年12月4日在「第20屆東京—北京論壇」上曾說,「實際上自由貿易是最好的一種安排」。他還表示,面對「小院高牆」也好、高關稅也好,「從經濟學角度來講,不予報復是一種最優解」「但是從政治學來說,不報復可能沒辦法對付國內的民意。」

不過這篇報導隨後已遭刪除。

陳元豐1963年12月出生,2009年4月至2024年3月任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爲第十三屆、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三屆、十四屆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直至本月1日。

較值得注意的是,新華社報導,這次會議「免去」中共中央組織部前副部長傅興國第十四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職務並接受其「辭去」委員的決定。

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規定,「因工作變動或其他原因不宜繼續擔任委員的,本人應當辭去委員」。

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全國政協這次人事異動還包括:張軍擴不再擔任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張桃林不再擔任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張傑、曹衛星不再擔任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陳國慶不再擔任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王榮不再擔任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隋軍不再擔任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另,會議還追認關於免去中國證監會前主席易會滿第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駐會副主任職務並撤銷其委員資格的決定。

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2025年9月6日通報,易會滿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去年底在川普即將上任前,大陸央行前行長易綱曾表示,面對高關稅,從經濟學角度來講,不報復最好。但從政治學來說,不報復可能沒辦法對付國內的民意。(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