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後才知道:當年不惜花重金裝的廚房,如今卻敗在了小細節上!
你是否有過跟我一樣的經歷?裝修時候,對廚房格外上心,板材選的最好的,煙機和熱水器這些電器,也是挑的最貴的,等到真正入住後才發現,這些都是外在因素,有些裝修上的小細節,很少有人能顧忌到,尤其是新手小白。
外表看着光鮮亮麗,但真正用過之後,才知道這些地方是多麼的坑,看到一些還被矇在鼓裡的業主朋友,實在不忍心,這邊我們就來嘮嘮廚房那些不爲人知的施工小秘密!
1、竈臺排氣孔
你家櫥櫃是不是還在裝這種透氣孔?外觀單調、功能單一,影響櫥櫃整體效果!
對,沒錯!這就是我家做好的效果,當初看着也沒什麼,但時間久了,越看越彆扭,並且,現在也沒有人會這麼做了。
正確做法:把櫥櫃上面的擋條免拉手用成透氣孔的,這樣既不需要在櫥櫃門上開孔,也能達到透氣效果。
2、櫥櫃高度
廚房尺寸搞不對,用起來不是手忙腳亂、就是腰痠背痛!
以前不懂,都聽商家的,檯面統一做成80cm高,但誰用誰知道,洗碗洗菜腰都彎成一個駱駝了,一頓洗下來,別提有多腰痠背痛。
每個人炒菜切菜的姿勢都不一樣,炒菜的時候手肘是舉高橫着翻炒的,檯面要做的矮一點纔不會累,切菜的時候手肘是下垂豎着切的,檯面要高一些,纔不會腰痛。
正確做法:測量肘高,先模擬切菜場景,從胳膊肘往下量10~15公分,這是高臺面高度,再模擬炒菜場景,量鏟子到地面的高度,再減去鍋架8cm高度,這就是低檯面高度,或者直接做肘高以下20cm也可以。
3、臺下盆的安裝
廚房安裝首選臺下盆,不接受任何反駁!但一定要裝對啊家人們!
我家現在用的就是臺下盆,但水龍頭是裝在水槽上的,各種衛生死角,關鍵底部安裝時,工人給我用的是石條,現在的臺盆雖然掉不下來,但是有明顯的鬆動。
正確做法:內側預留半公分左右,檯面上的積水一擦就乾淨,水龍頭裝在臺面上,無衛生死角。
水槽讓廠裡鑲好了再拿回來,安裝時先用502膠水固定安裝水盆的位置,在臺面上打一圈玻璃膠,再把水盆扣上固定。
最後用二合一膠水粘好卡扣,等待10分鐘乾透,再用螺絲固定卡扣跟水盆,這樣裝的臺下盆纔夠結實。
4、檯面墊條
我家廚房的石英石竟然開裂了!開裂的原因是因爲師傅把石英石直接架在木板上,我看網上一些嚴重的,直接裂開一個大洞。
正確做法:在下面加裝緩衝的墊條,千萬不要聽信別人說,下面加裝整塊木質的擋板,後期特別容易出現發黴滋生細菌的情況,尤其是南方的天氣,這裡有特別注意的一點,在切菜去的地方可以讓商家添加3~4根緩衝條,後期在臺面上剁骨頭也會更加安全一些。
5、石英石的真假
當初定櫥櫃時,都說巖板脆,容易開裂,於是果斷選了石英石,當時只顧着挑顏色,沒有考慮過使石英石本身的材質問題。
結果,在我入住一年後,越看越不對勁,檯面上的污漬很難去除乾淨,而且還有很多小劃痕,本來以爲是石英石本身的缺陷,但結果讓我沒想到時,我竟然被坑了,買到了假的石英石!
正確做法:首先可以用鑰匙刮,如果出現黑色印子,並且能擦乾淨,就是真的石英石,也可以用刀片刮,刮出來沒有粉末,那麼就是真的石英石,如果有一層粉末,就是假的石英石。
或者用白醋測試倒上去,如果沒有任何反應,這種就是真的石英石,反之,冒出來很多氣泡的,就是假的石英石。
6、煙機和吊櫃的縫隙
安裝油煙機,應該是我家廚房中踩的最冤枉的一個坑!剛開始裝的時候,師傅也沒有給我說任何後果,但裝完了我才發現,油煙機和吊櫃之間有一條縫隙。
你要知道,這縫隙在重油重污的廚房意味着什麼?對於我這種強迫症患者是絕對不能忍受的。
但師傅說,自帶的掛件需要先往上拖,才能往下掛,不然裝不上,縫隙就是這樣出來的,本來以爲這道題是無解,後來我才明白,只要一樣小東西就能輕鬆解決。
正確做法:提前準備一個油煙機升降掛板,安裝好後,通過調節掛板上的螺絲就能升降油煙機,既能做到嚴絲合縫,又能方便以後的拆卸維修,非常實用,想調高就調高,想調低就調低。
7、熱水器配件“刺客”
我想說的不是熱水器安裝後的問題,而是在熱水器安裝過程中發生的一些尷尬情況!
當初購買時,客服明確表示安裝是免費的,然而安裝師傅一到,我就發現這個事情並不像我想象的那麼簡單,原來他們所謂的免費,只是免了人工費。
煙機自帶的配件只有一個彎頭和一個橫管,其它什麼配件都沒有,這時候師傅也不說他帶來的有,而是問你有沒有買配件,他甚至還願意等你去買。
但這種情況下,只要是正常人,都不會選擇自己出去,把師傅一個人留到家裡,而是問他們有沒有這些配件?而且也都會選擇購買師傅的,畢竟省事嘛,也不耽誤安裝。
後來才知道,這些配件的費用可是市場價的2倍,這讓我有種當了冤大頭的感覺。
正確做法:在購買時就提前問清楚,問過之後,在回家的路上,順手把這些配件買了,首先是一對角閥,注意選擇球形角閥,出水量大,不會影響水壓。
其次是立管,因爲煙機自帶的有彎頭和橫管,所以你只需要購買一截立管就可以了,提前在家測量好尺寸。
最後就是波紋管和燃氣管,波紋管需要兩根,連接角閥和熱水器用的,儘量買好的,外面再怎麼貴,也比師傅手裡的便宜,至於燃氣管,先不用裝,最好在開通燃氣的師傅手裡買,畢竟這東西,我們普通人很難辨別好壞,用師傅帶來的,最起碼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