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權威喪命⋯北市今年首起公車撞死人「指差確認+人力不足」待精進
臺北市中正區今天早上發生公車撞行人的死亡車禍。記者翁至成/翻攝
衛福部桃園醫院外科主任周佳正今早走在鄰近總統官邸的行穿線,遭欣欣公車撞上不治。北市統計,這是今年第1起公車撞死人案例,去年1件爲大有巴士追撞車禍釀1死、14傷。
欣欣客運稽查組長許宗雄表示,63歲李姓駕駛屆齡於今年3月退休,後因公司人力不足且李員很有意願再回公司服務,公司因此重新聘用李員。
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事發路口的轉彎角度大,依現行制度,駕駛的確要停等,從該個案外觀影像的駕駛軌跡來看,難以明顯判斷駕駛有無落實停等,但確實沒達到一般能看到停2、3秒作左右確認的時間,或許肇事駕駛有做但不明顯,但撞及行人,在法理上的確較站不住腳。
謝銘鴻說,肇事過程調查仍須由警方與駕駛偵訊過程去確認,包含駕駛是否確認左右兩方沒行人?公運處已要求各家業者都要要求駕駛須做指差確認,也推行多年,今日仍有如此差錯,他感到不解也很遺憾;針對該事件,公運處會請業者提出更詳細的檢討報告;另會繼續要求公車業者強化駕駛訓練養成,並督導業者善盡後續賠償責任。
他指出,今日公車肇事事件目前尚無法與缺員劃上等號。肇事駕駛是否按照時間表出勤、工時有無過勞等狀況,都要請業者提供詳細出勤資料來確認。今是假日,理論上駕駛班表非尖峰時刻,他初判應不至於因缺員就請人來開車而造成工作過長,但這還是得進一步查證。
公運處長李昆振表示,指差確認是業者一再要求落實,也是公運處稽查的重點,中央近年也加強推動。今天個案部分,從外觀影像沒辦法判斷駕駛有什麼作爲,後續交由警方確定,但肇事駕駛的確造成不幸結果,「這證明一件事,指差確認更應加強再加強,落實再落實。」
李昆振說,目前北市公車駕駛仍缺員,跟疫情最低值相比,還少6、700人,但相較過去整個雪崩式下滑,現今的確有稍微止滑,已增加30、40個。「缺員一直都是困境,即使這樣,還是要把安全要做好,其他都其次。」
衛福部桃園醫院外科主任周佳正在綠燈時走在斑馬線上,遭公車撞上不治。記者翁至成/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