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鴻四箭齊發 衝H2營運
布及成衣廠儒鴻(1476)面對下半年營運環境充滿挑戰,來自美元匯率與美國關稅的變數影響仍在,總經理洪瑞廷14日在法說會上指出,公司將透過新品導入、成本節流、客戶結構優化及產地佈局調整等四大策略,來強化訂單動能與毛利回升,創造營運價值的提升。圖/美聯社
儒鴻近年營收穫利
布及成衣廠儒鴻(1476)面對下半年營運環境充滿挑戰,來自美元匯率與美國關稅的變數影響仍在,總經理洪瑞廷14日在法說會上指出,公司將透過新品導入、成本節流、客戶結構優化及產地佈局調整等四大策略,來強化訂單動能與毛利回升,創造營運價值的提升。
儒鴻前七月營收221.367億元,年增8.72%。儒鴻表示,7月有3.8億元因船期因素遞延至8月認列。
近期新臺幣升值對成衣與針織布毛利率造成壓力,儒鴻第二季已認列匯損7.3億元,其中約一半爲已實現,未實現部分7月已回沖。
由於新產品較有利於推動新匯率下的報價,儒鴻指出,已開始採用新匯率報價,新品比重提升可望帶動毛利率逐季回升。
在與客戶分攤關稅成本上,儒鴻指出,目前與品牌端仍採約2%的分攤比例,並配合終端售價調整與供應鏈成本結構協商。
儒鴻強調,在新產品導入時,成功轉嫁關稅成本的機率較高,舊品則需透過內部控成本因應。關稅壓力短期內不會消失,儒鴻認爲,藉由新品開發與適時導入市場,應可降低衝擊。
目前的訂單能見度,洪瑞廷指出,大客戶與小巨人客戶均維持穩定,能見度已由過去的三個月拉長至六個月,未見下修情況。美國年終購物季訂單已確認,變數在於追加單的規模。
在調整產地配置上,儒鴻指出,關稅底定後,品牌端雖曾討論中南美洲、約旦、埃及、印度、非洲等地,但受制於產業配套不足與基礎建設限制,尚未出現大規模轉單。而爲提升毛利,儒鴻也將透過「布料內轉至成衣」的方式來提升;儒鴻表示,目前布料內轉至成衣比重約30%,未來視市場情況目標提升至35%~40%,將有助毛利改善。
整體看下半年的營運,儒鴻指出,將採四大策略來提升營運價值,包括:一、新品採新匯率報價;二、8月起成衣生產使用較低匯率原料;三、透過採購與製程優化節流;四、隨關稅不確定性降低帶動客戶回補訂單。儒鴻預期,若匯率趨穩且關稅負擔下降,毛利率將回到正常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