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雅下臺 考驗萬年總召

立法院長韓國瑜28日召集朝野黨團,研商「中央政府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預算案」相關事宜,會議開始前,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左)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右)交談許久。(杜宜諳攝)

大罷免失敗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瞬間成爲衆矢之的,綠營內部動作頻頻,逼迫柯辭黨團總召一職,連賴清德總統也明示「社會期待黨團幹部改選」,成王敗寇相當現實,柯建銘心中儘管五味雜陳,但「萬年總召」終有謝幕之日,如何鋪排下臺階,考驗老柯大智慧。

民進黨2016年起完全執政,柯建銘雖無緣坐上立法院長寶座,但憑藉單獨過半的立委席次,柯成爲「喊水會結凍」的黨團總召,法案怎麼修、預算怎麼審、議事怎麼排,哪一項不是柯建銘說了算?當時在院會前一日,媒體都有默契到青島東路3樓聽「老柯開獎」,以便掌握院會當天的攻防。

本屆民進黨喪失國會多數,藍白緊密配合成爲強有力的在野黨,民進黨團護航行政部門政策與預算時,事事掣肘,柯建銘率領的黨團在武鬥、文攻接連失靈後,今年初喊出大罷免,寄望一口氣扭轉朝野版圖,民進黨態度也從一開始的遮遮掩掩,到賴清德下令「與公民同行」,彷彿完全執政指日可待。

但大罷免大失敗,政治氣氛一夕變天,民進黨遭民意反噬,重創賴清德民調,若無大破大立作爲,恐難以扭轉當前政治局面,但賴未依在野建議換掉行政院長卓榮泰,僅進行小幅內閣改組,且意識形態極強的部會首長全部穩坐高位,行政院更續以違憲之由,不甩立法院通過的法律編列預算,行政、立法再次火車對撞。

賴清德昨日喊話黨團幹部改選,似乎認爲只要拿柯建銘祭旗就可平息民怨、淡化外界對於卓內閣的爭議,加上綠營內部發起連署、綠委開炮,一套組合拳下來,柯建銘已成過街老鼠,再也不見昔日風光。

面對黨內強逼退位,柯建銘以「無聲勝有聲」迴應,企圖以靜制動、以拖待變,以柯政治歷練,不會不知卸下總召之位只是遲早的事,如今的僵持更多是心有不甘,但上臺靠機會,下臺靠智慧,退與不退,只在老柯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