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變隱形了》、《0號檔案》奪首獎!文化部加碼入圍獎勵金
15屆「劇集劇本創作獎」短集數首獎由《如果我變隱形了》奪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提供)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3日舉辦「第15屆劇集劇本創作獎媒合會暨頒獎典禮」,本屆短集數首獎由張婉兒創作的兒少溫暖故事《如果我變隱形了》奪得,長集數首獎則由楊念純跨時空對話的懸疑劇《0號檔案》奪得,分別抱回60萬元與120萬元高額獎金。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說,劇集劇本創作獎辦理至今15屆,一直引領檯灣劇集發展的推進,包含2016年Netflix進入臺灣,打破過去電視劇集的格局,劇集劇本創作也帶動提高更高製作成本的劇本。李遠勉勵所有入圍者,能夠得獎並且將劇本賣出版權當然是最好的情況,但是沒有得獎或是沒有機會賣出劇集版權,還能再改編成電影劇本、小說,甚至與漫畫家合作出版漫畫等,「辛苦創作出來的IP,就創造它各種跨域的可能」。
除了鼓勵創作者,李遠也說,他長期作爲創作者,更能理解創作歷程需要更多的支持,所以劇集劇本創作獎從下一屆起,將提高「入圍獎勵金」,並採「按月撥付」,在入圍者完成完整劇本期間,每月支付4萬元獎勵金,短集數入圍者最高可領16萬元(4個月)、長集數入圍者最高可領20萬元(5個月)的獎勵金。
第15屆「劇集劇本創作獎」長集數首獎《0號檔案》奪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提供)
同時,針對入圍作品規劃提供劇本醫生服務,由在線資深編劇提供創作者診斷建議;文化部在今年起也協助臺灣影視編劇協會成立編劇學院,獲劇集劇本創作獎入圍或得獎者,也可報名編劇學院,「入圍者不僅領到獎勵金,而是能接受有系統的培訓」,未來,文化部更期待能協助民間成立編劇公司等,從創作、培育、銷售等,「建立起完整生態系」。
主任評審吳洛纓表示文化部提高獎金與導入編劇學院機制,對編劇有很大的實益幫助,入圍者從劇本大綱到完整劇本,已完成最困難的一步,沒有一次的故事大綱或對白是白寫的,每一次的劇本撰寫都是尋找與瞭解自己的過程,不論是商業類型或是發揮想像創造的故事,都是創作者生命力與勇氣的展現,這樣的勇氣與努力,將把臺劇帶到更精彩的地方。
影視局說明,本屆短集數首獎《如果我變隱形了》從小女孩視角出發,牽引出大人的世界,評審們認爲,劇本藉由小女孩及母親成長旅程,證明了即使是簡練的敘事,也能承載豐厚的情感與力量;短集數優等作品分別爲《七孃媽的花》、《暗戀對象加入了邪教該怎麼辦》以及《融化在口袋裡的巧克力》。
第15屆「劇集劇本創作獎」全體入圍、得獎者與頒獎者合照。(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提供)
長集數部分,評審們認爲首獎作品《0號檔案》情節舖排具有巧思,並將命運輪迴與懸疑追兇題材巧妙結合。優等作品則由《不證無罪》、《我家就住在棒球場的後面》以及《鹿民1029》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