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不被傷病打倒 阿美族女戰將拚臺北賽奪金

臺北亞洲柔道公開賽7月12日點燃戰火,今天舉行賽事記者會。記者曾思儒/攝影

臺北亞洲柔道公開賽本週末在臺北市立體育館點燃戰火,今年將有來自19國的193名選手參賽,創新冠肺炎疫情復辦後最多,我國也將有35位地主好手出賽,前年奪金的女將廖宇蓉和男將鄭彥銘、陳冠亨目標一致,期待把金牌留在自家。

中華民國柔道總會從2013年承辦臺北柔道公開賽,是國內指標性國際柔道大賽,今年賽事將於7月12日和13日舉行,臺北亞洲青少年暨青年杯接棒在15日和16日登場,賽場同樣是臺北市立體育館,地主將有95名新星挑戰最佳名次。

中華民國柔道總會理事長呂威震提到,柔道是門很辛苦的運動,鼓勵選手秉持「不倒翁」的精神,遇到挫折仍要堅持下去。

今年獲得塔什干大滿貫銅牌的女子70公斤級女將廖宇蓉堪稱「不倒翁」代表,來自花蓮她流有阿美族血液,受練習柔道的表哥影響,國二開始接觸柔道,原本是女子63公斤級選手,2019年世錦賽曾拿下第7名,後因荷爾蒙失調體重增加才轉戰70公斤級。

廖宇蓉透露,去年拚巴黎奧運前參加很多比賽,準備很好成績卻不如預期,當下心情十分失落,也曾一度想放棄,透過不斷心態調整認識自己,「還有不甘心的心吧,很多次都是差一點點。」今年總算在塔什干大滿貫登上頒獎臺,她盼臺北亞洲柔道公開賽也能摔出好成績,維持「參賽就奪牌」的完美成績。

和廖宇蓉同爲巴黎奧運培訓選手的鄭彥銘,去年因膝蓋韌帶撕裂無緣參與國內盛事,休養3個月後復出,臺北亞洲柔道公開賽是傷後迴歸第2場國際賽,榮膺男子66公斤級第一種子的他笑說:「第一次以第一種子身份出賽,很興奮,期待這次比賽。」

臺北亞洲柔道公開賽7月12日點燃戰火,今天舉行賽事記者會。記者曾思儒/攝影

鄭彥銘(左)和廖宇蓉目標在臺北亞洲柔道公開賽爲地主留下金牌。記者曾思儒/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