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玻璃心、淪陷渣男是「底氣不夠」 心理師:存10倍才能倒扣
▲遇到渣男容易淪陷,可能是「內心強度」不夠。(示意圖/CFP)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許多人都知道要「愛自己」,卻還是忍不住對渣男渣女「淪陷」,或是原本立志要做一件事,遇到他人一句話就玻璃心碎、打退堂鼓,這可能都是因爲「內心強度」不夠,心理師洪培芸提出「十倍放大」觀點,認爲要透過行動累積至少10倍的強度,纔有被「倒扣」的底氣。
洪培芸近來出新書《十倍放大:用心賞識自己,讓人生全面突圍》,點出一個人能不能跨越來自原生家庭、親密關係、工作職場、人生迷惘各種困境,進一步終結今生的苦難,取決於當事者的內心強度,然而對很多人來說,「十倍放大」可能是一個少見,甚至是罕見到石破天驚的觀念。
她舉例,好比說大家都聽過要愛自己、要相信自己、要善待自己、要珍惜自己,但是爲什麼家人簡短的一句話,就讓人萬箭穿心?或者原本躊躇滿志想去做的事,因爲父母或他人反對,就打退堂鼓、想要放棄。爲什麼渣男渣女的三兩句訊息,就讓你輕易淪陷?
洪培芸說,其實答案簡單到讓人無法置信,那就是內在強度不夠。「你以爲的愛自己,根本愛得不夠;你以爲的相信自己,其實是半信半疑,正好相互抵銷爲零;你以爲有善待自己,可能還比較接近虐待;你以爲已經做到了珍惜自己,殊不知才上了薄薄的一層『珍惜自己牌』塗料,午後一陣小雨就沖刷掉了。簡言之,份量太少。」
她表示,需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至少「十倍放大」,存夠對自己的肯定、對自己的愛、對自己的信任、感恩的心、好奇心、遇事沉着等內在元素,纔會在遇到任何可預期或出乎預料的外在事件時,內心強度還有足夠的額度來倒扣,行動力不會因此減弱。
「內心強度」是一種韌性,強度夠的人有勇氣去拒絕不合理的要求,離開不再適合自己的人,能夠去面對多數人傾向逃避的課題,會願意跟隨自己內心的渴望去活,實現自己由衷的夢想。
▲心理師認爲,內心強度要放大到10倍纔有餘力面對「倒扣」。(圖/CFP)
至於內在強度要如何增強?她以16年的心理師工作經驗、觀察與實踐發現,可以透過「行動」不斷增長,並且越行動,越能提升內心的強度。換句話說,「不只是行動,而是持續行動」。
而行動的起點是,只要有一點點的改變,都要給自己最大讚賞。行動像是一根柴火,只要慢慢學會連動、相互促進的訣竅,就有機會抓住改寫生命的契機。
洪培芸也在書中提到,如果你現在身心俱疲、蠟燭多頭燒而動力不足也沒關係,只要先按下「一個開關」就可以,從最有興趣、最容易入手的開始。
她解釋,因爲有興趣的事,往往感覺比較不費力;容易入門的事,比較能累積繼續破關的信心。關鍵重點只有一個,「不要讓自己動不了,只要行動起來,你就超棒了。」
洪培芸分享,別人看到現在的她,有勇氣嘗試與挑戰很多事,行動力很強,但早年的她完全不是這樣。因此她希望透過新書的結構、系統與說明,幫助讀者實現提升內心強度,持續付諸建設性的行動,打破人生的困局,《十倍放大》一書由圓神出版社發行。
▲洪培芸新書《十倍放大:用心賞識自己,讓人生全面突圍》。(圖/圓神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