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IPO前管理層“地震” 新CEO曾是華爲悍將|態度評論
出品 | 本站科技《態度》欄目
作者 | 崔玉賢
編輯 | 丁廣勝
近日,關於榮耀CEO趙明離職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的。媒體看到此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假消息”、“不可能”。然而,隨着本站科技獨家報道趙明罕見休假等消息的傳出,細節越來越多,外界的疑惑越來越重。
1月17日下午,榮耀官宣,趙明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CEO等相關職務,董事會決定由李健接替趙明開展工作。
在榮耀官宣的同時,趙明也在內網發佈了一則辭職信。在辭職信中,趙明提到很遺憾將離開榮耀,身體不堪重負,想陪伴家人,因此,選擇離開榮耀。但雖然離開了榮耀,股票還在公司,期待榮耀更上一層樓。
趙明最新的一條朋友圈還是關於榮耀的新年視頻,發佈於2025年1月14日。
對於趙明辭職的消息,本站科技此前已經拿到消息,只是雙方一直在博弈當中,在官宣之前總是有很多變數存在。如今看來,靴子落地,榮耀仍要繼續向前,新任CEO李健是個實幹派,但長年2B業務的經驗能否順利轉型,帶領2C業務走向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1、榮耀沒有二號位?
關於榮耀有沒有二號位這一問題,但凡問一家媒體,都會給出否定的回答。自2016年趙明接手榮耀以來,榮耀所有旗艦產品或者重要的產品發佈會以及發佈會後媒體的採訪均由趙明來出席,在大衆眼中,趙明個人IP與榮耀品牌實現了強綁定,似乎榮耀就是趙明,趙明就是榮耀。
但是,終究多數品牌可以離開任何人。比如,榮耀手機趙明前的兩位老闆,你還記得是誰嗎?
2、趙明爲什麼被換掉?
就像上文提到,榮耀與趙明的捆綁如此之深,爲何股東們還要在IPO關鍵時刻,臨時更換CEO?榮耀的業績不好麼?
榮耀品牌成立於2013年,2020年11月,爲保全榮耀品牌及供應鏈發展,華爲出售了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爲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華爲不佔有新榮耀任何股份,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我們來看一下,榮耀自從獨立之後的業績走向。榮耀獨立後,榮耀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一度跌至3%,幾乎從頂峰跌入谷底。用趙明的話來說這是榮耀“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在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趙明曾透露,榮耀一度面臨“斷糧”窘境,幾乎沒有存貨可以拿來銷售,供應鏈團隊要一顆一顆地搶芯片。
隨後,榮耀進一步完善了供應鏈、線下渠道等合作伙伴。後來趙明曾表示,經過1年多時間,榮耀和30多家合作伙伴達成戰略合作,與超過1000 + 供應商完成供應協議簽署,線下新增2500 + 體驗店與專區。“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已經過去了。”
canalys顯示,2021年Q2,榮耀在中國區的市場份額已經實現了正增長,2021年Q3達到18%,排名第一,此後在18%上下徘徊。但是,隨着2024年華爲的強勢迴歸,榮耀每個季度的市場份額佔比開始下滑,2024年Q4已經跌出了前五名,成爲Others。根據Canalys的數據,Q4市場份額前三名分別爲蘋果、vivo、華爲,市場份額均爲17%,小米和OPPO位列四、五名,市場份額爲16%和14%。
(備註:2024年Q4數據低於14%)
(備註:2024年Q4榮耀跌出前五名)
Canalys高級分析師朱嘉弢向本站科技表示,榮耀份額與前五非常接近,目前看中國智能手機還沒有出現掉隊者。下半年榮耀進入階段性調整。一方面今年OV在線下中小渠道重新對榮耀展開較強的競爭,影響了榮耀的大衆市場基本盤。華爲的增長和產品增多也在影響部分邊緣用戶的換機流向以及渠道客戶勢必會搖擺。
“實際上榮耀海外的增長更顯著一些。目前看隨着榮耀中低端新品以及AI賦能旗艦系列的較強需求,預期榮耀將重拾溫和的增長動能。”朱嘉弢表示。
榮耀如今的業績能否撐得起傳聞中的2000億市值?相關人士向本站科技透露,榮耀中國區業績表現不佳是需要有人擔責的。
2023年1月份,榮耀有一次中國區人事的調整。倪嘉悅接任王班擔任榮耀中國區總裁,負責中國區業務,而王班調任海外。當時對外傳播強調的核心是王班能力比較強,調任海外是爲了顯示榮耀對海外的決心。但知情人士透露,之所以有這樣的任命是趙明的意見。
據悉,倪嘉悅負責中國區之後,拿到了很好的補貼政策。據雷鋒網報道,榮耀採取針對型打法,在友商的基礎之上加大補貼力度,產品和渠道的穩定讓榮耀整個模式重回良性,並在2023年第三季度重回中國市場第一。
但是,隨着榮耀上市進程的加快,2024年補貼政策取消,榮耀在中國區業績每個季度都在下滑,直到2024年第四季度下滑到Others的行列。
3、李健何許人也?
李健,榮耀人力資源總裁。官方信息顯示,李健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2001年加入華爲,歷任尼日利亞代表處代表、加納代表處代表、西非地區部總裁、銷售與服務體系總裁特別助理、客戶羣及區域業務支持部總裁、東北歐地區部總裁、人力資源委員會成員、片區聯席會議管理團隊常務成員、片區聯席會議副總裁、LTC全球流程責任人(GPO)、美洲片區總裁、歐洲片區總裁、華爲幹部管理團隊成員、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從履歷可以看出,李健的在華爲經驗非常豐富,而且能力突出,一路高升。據消息人士透露,李健還獲得過華爲的“藍血十傑”稱號。
“藍血十傑”是華爲管理體系建設的最高榮譽獎。是用來表彰管理體系建設和完善做出突出貢獻的、創造出重大價值的優秀管理人才。
任正非曾經在公開場合舉例華爲人要靠業績說話,任何人必須戰勝自我,包括虛榮、自大、自卑、浮誇以及惰怠的心理時,舉到李健的例子。他說:“李健,在尼日利亞做產品,費盡周折才約上對方總裁,結果在總裁門口等了3個多小時,最後當人家上廁所時,堵在廁所門口,才見上一面。”
而在那之後,李健曾創造了一年4億美元的業績,銷售連續幾年全球第一,成立西非地區部總裁。能夠得到任正非的認可,能力可見一斑。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李健這些能力都是在2B領域取得的,2B和2C是完全不一樣的思路和理念,需要更敏銳的洞察和對消費者的理解,李健能否勝任值得商榷。
4、榮耀IPO之路
自2020年從華爲獨立之後,榮耀IPO的消息就一直傳出,而榮耀高層也多次強調,上市是其既定戰略方向。2024年8月,榮耀官方宣佈,計劃在2024年四季度啓動相應的股份制改革,並在之後適時啓動IPO流程,相應過程中會披露相關財務數據。
在啓動股份制改革之前,榮耀緊急引入了兩輪投資者,第一輪是2024年8月,中國移動宣佈對榮耀進行戰略投資;2024年11月,中國電信、中金資本旗下基金、基石旗下基金、特發基金,以及新一輪代理商投資平臺(金石星耀)等機構成爲新一輪投資者。
事實上,早在2022年榮耀就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從中金資本、京東方、國信資本等多家資方手中,獲得了數十億元的戰略投資。
2024年12月28日,榮耀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榮耀終端公司名稱變更爲“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股改完成後,榮耀將適時啓動IPO流程。
目前榮耀股東層由23家股東組成,包括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國資協同發展私募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市鵬程新信息技術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國信資本有限責任公司、湖北交投中金睿致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京東方以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一份榮耀融資計劃顯示,榮耀擬於2024年遞交材料申報創業板上市,Pre-Ipo輪估值爲2000億元。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高層管理層的變動短期內可能會影響品牌、營銷等,但長期戰略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且相比網友的感性,資本趨利且殘酷。
在資本層面看,趙明更像是個職業經理人的角色,職業經理人的去留對企業運行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而且從投資人來看,目前對這一消息都是積極正向的,至少對未來是有預期的。IPO,似乎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