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剛聯手產學界 推進階塑膠模具預硬鋼、8%鉻冷作鋼新產品
榮剛董事長王炯棻表示,榮剛未來會繼續爲臺灣產業升級盡力,年年都會推出新鋼種、新產品。圖/陳建宇攝
臺鋼集團旗下特殊鋼大廠榮剛材料科技16日在大臺南會展中心再度盛大舉行進階塑膠模具預硬鋼和8%鉻冷作鋼新產品發表會,經濟部產發署、技術司、航太小組均派員與會表達對企業創新、研發升級的政策予以支持,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鋼鐵公會理事長黃建智及各公協會與客戶合計約200人與會共襄盛舉。今年推出的2支新產品,是市場上常見的泛用鋼種,也是用量最廣、最多的材料,此次透過冶金設計進行合金成分調整與製程改善,在韌性、硬化能、拋光度均有所提升,讓業者在使用該系列材料時能體驗到更好的質量。
進階塑膠模具預硬鋼TS-GPA1爲塑膠模具最常用的鋼種,榮剛的冶煉技術純熟,透過增加微量合金元素、提高鍛造工序就能改善鋼材的淬透性與組織的均勻性,進而解決鋼材大尺寸心部組織常有硬化能不足、拋光及咬花性等問題,鋼材的品質與耐用度也隨之改善。
8%鉻冷作鋼TS-GCA1是以業界常用的DIN 1.2379(AISI D2)進行改良的鋼種,在製程上增加鍛造比使碳化物分佈更加均勻,也進行合金微調細化晶粒度改善韌性,增加抗壓強度與耐磨性。同時在熱處理方面採用高溫回火來達到加工與精密衝切的尺寸穩定,在量產時發生的時效變寸之問題完全得到解決,提升產品良率與模具壽命。
今年的新產品仍與清華大學和臺北科技大學、金屬中心共同合作研究,期間在客戶多輪的測試與實際使用的反饋意見建立數據庫,也在產學研究上培養國內特殊鋼人才,爲將來更多的新產品開發建立了一條穩定的產、制、研通道。
榮剛董事長王炯棻表示,過去2年榮剛營運順風順水,但今年很不一樣,出現很多改變,例如關稅、臺幣升值等,對國內產業有很大沖擊,出口爲導向業者獲利空間也被壓縮。而要如何突破逆境?王炯棻認爲把基本功做好是個方向,他以榮剛爲例,2年前開始與金屬中心、清華大學、臺北科技大學合作,每年都要推出工具鋼材料,並鎖定國內高階工具鋼市場,讓產業出現位移,過往以進口爲主的工具鋼、特殊鋼未來國內可生產供應,對業者取得的即時性、售後服務、未來交期的控制都會更健康。
鋼鐵公會理事長黃建智則表示,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淨零碳排挑戰以及產業升級壓力,公會持續倡議臺灣鋼鐵產業朝「精緻鋼廠」發展,透過自動化、智慧化、節能減碳與產品差異化,強化競爭力;同時也推動「高值化」策略,鼓勵會員從原料製造走向功能性材料、關鍵零組件與系統解決方案,拓展附加價值。
黃建智認爲,榮剛長期以來便是這項政策的務實實踐者。無論在材料開發、國際市場佈局,或與終端客戶的深度合作上,都展現出臺灣鋼鐵業者在高值領域的堅強實力與成長動能。黃建智指出,16日的客戶大會不僅是榮剛展示成果的舞臺,更是產業鏈上下游對話、合作、共創未來的重要平臺。期盼榮剛能持續扮演引領技術升級的關鍵角色,也期盼更多公會會員能在挑戰中尋找轉型動能,與國際同步、與時俱進。
另外,榮剛在發表會上也由總經理康永昌進行產線設備的投資、製程串接總樣貌向與會客戶和業界先進進行詳細說明;50噸爐鍊鋼廠即將進入正式生產;開胚BDM產線擴增與大鍛造廠PRESS均已動工興建,柳營區二廠園區的規劃也如期進行,展現臺鋼集團在特殊鋼產業的擘畫力。
王炯棻再次表示,榮剛未來會繼續爲臺灣產業升級盡力,年年都會推出新鋼種、新產品,每季透過金耘鋼鐵跟用料客戶舉行產品技術研討會,來強化鋼廠跟用戶的共識。由「榮剛領航・世界同行」,不斷地在特殊鋼領域追求卓越,展現航向智慧,與全球市場同行的企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