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專家:歐洲應正視中國侵臺風險 網攻恐是前兆

北約防衛學院基金會今天舉行高階對話,日本專家松原實穗子疾呼,歐洲應更重視臺海危機,美軍方多次提到中共可能在2027年犯臺,若開戰全球經濟將重創,且將危及歐洲在臺3萬僑民;她並擔憂中國網攻臺海基礎設施恐是衝突前兆。

北約防衛學院基金會(Nato Defense CollegeFoundation)17、18日在羅馬舉辦「印太2025高階會議」,基金會主席米努托裡佐(Alessandro Minuto-Rizzo)、北約幹部、義大利外交部官員,及美歐亞太多國學者專家出席,中央社應邀擔任媒體合作伙伴。

在今天會議第二場「混合戰」討論中,擔任講者的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首席網路策略師松原實穗子(Mihoko Matsubara)表示,日本非常理解臺海安全的重要性,她此行是希望向與會的歐洲政學界說明,爲何臺海安全也與歐洲息息相關。

松原實穗子表示,臺灣一直是歐洲和各國經濟的強大力量,臺灣半導體全球市佔率60%,先進半導體市佔率90%,且全球超過20%貿易是透過臺灣海峽進行,「大家可想像,臺海發生任何事,全球市場或經濟會如何」。

她接續提問,「你知道目前有3萬歐洲公民住在臺灣嗎?若臺灣海峽發生任何事,你確定能將這3萬公民從臺灣安全撤離到歐洲嗎?」

松原實穗子強調,臺海發生變局恐只剩不到2年時間,2027年開戰時間點被稱「戴維森之窗」(Davidson Window),是根據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2021年卸任前所說,中共可能在未來10年,甚至最快6年內攻臺。

她表示,2027年臺海戰爭這個時間點已多次被提到,包括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現任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都曾說過,2027年可能是中國擬併吞臺灣的最後時間表。

她說,臺海尚未發生實體戰爭,但網路戰已開打,有一箇中國政府支持的駭客組織「伏特颱風」(VoltTyphoon),專門在臺海區域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發動攻擊,目標是製造混亂、擾亂決策過程,阻撓美軍的區域佈局。

松原實穗子指出,「伏特颱風」曾被發現侵入美國、新加坡、印度的關鍵基礎設施,在臺日還沒發現案例,但根據美國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今年3月發佈報告,顯示中國政府支持的行爲者一直在網攻臺灣基礎設施。

她表示,中國網攻臺灣基礎設施的現象非常令人擔憂,「我們可能已經看到臺海衝突的前兆」。

松原實穗子分析,另一令人憂慮的衝突徵兆,是「臺海周遭海底電纜遭剪斷」,雖然此事在各處都可能發生,「但事實上,臺灣周圍海底電纜被剪斷的頻率,比世上其他區域高出許多,且非常可疑的是,今年被剪斷的頻率還更上升」。

她說,在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前,國際已收到預警,若中國有在關注俄烏戰爭,很可能不會想發出任何預警,讓臺灣、美國、日本有因應時間;且烏克蘭不是海島,不必過度擔心海底電纜遭切斷,相對臺灣、日本的通訊90%依靠海底電纜,因此她認爲現在印太國家需積極向歐洲交流安全合作,爲臺海潛在衝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