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政府推「循環儲備法」備緊急避難包! 3大守則18條清單大公開

▲日本政府鼓勵民衆可以採用「循環儲備法」準備緊急避難包。(圖/日本政府,下同)

記者王佩翊/編譯

有鑑於全球局勢動盪與網路流傳的「災難預言」興起,也讓大衆開始關注緊急避難包,內政部消防署提醒民衆應每半年定期檢查並更新避難包。事實上,當發生大規模災害時,物流可能中斷,超市和便利商店也將難以購得食品,因此食品儲備也是重點,不過不少人可能會不知從何開始。日本政府則針對如何簡單開始食品儲備進行教學,同時也鼓勵民衆善用「循環儲備法」。

由於颱風、地震、暴雨等大災難隨時可能發生。一旦災害來襲,電力、瓦斯、自來水等生活基礎設施可能中斷,道路也可能因瓦礫阻塞或淹水而癱瘓,進而影響物流。根據過去的案例,多數情況下基礎設施復原需時超過一週。而救援物資未能及時送達、超市和便利商店無法供應食品的情況也相當常見。

因此日本政府建議,至少要準備3天份的避難糧食,如果能夠準備到1周份更好。不僅如此,當災難發生時,生活型態劇變會導致情緒緊繃,只要能吃到與平時無異、溫熱且營養均衡的食物,也能有助於穩定身心,維持正向的思考與行動力。

災害發生後,基礎設施可能癱瘓,因此水與加熱設備不可或缺。每人每日的水建議飲用量爲約3公升,包含飲用與料理用水。另可準備瓶裝茶、汽水等。卡式爐的瓦斯罐約每人每週需6罐,用於煮沸熱水、加熱即食包、泡麪等。

災後飲食易偏重碳水化合物,導致營養失衡及健康問題。建議儲備富含蛋白質、保存期限長的罐頭,如鮪魚、鯖魚、沙丁魚、秋刀魚等魚類罐頭或是肉類罐頭,也推薦肉魚類的即食食品。

因此以2名成人爲例,1周份的緊急避難包應包含:

1、24瓶2公升寶特瓶裝飲用水2、1口卡式爐、12罐瓦斯罐3、18罐肉、蔬菜、豆類罐頭4、18包牛丼、咖哩等即食調理包5、6包義大利麪醬等即食品6、2包2公斤白米7、6碗泡麪8、6包即食白飯9、乾燥面(2包300公克白麪、2包600公克義大利麪)10、梅乾、醃漬物11、蔬菜罐頭、蔬菜汁12、蘋果、橘子、柿子等不易腐爛水果13、水果罐頭14、果汁15、果乾16、糖果、羊羹、巧克力、餅乾、仙貝等零食17、味噌、醬油、鹽、糖、醋、食用油、美乃滋、番茄醬等調味料18、即食味噌湯、即溶湯包

日本政府也提醒,最好使用「循環儲備法」,採用邊吃邊補,無壓力的食品儲備。而方法也很簡單,只要平常多買一些日常食用的泡麪、罐頭、即食味噌湯等,並依照有效期限由舊至新食用,吃掉的再補貨即可。

其中也有3大重點:

1. 多買些平常吃的食品2. 在日常飲食中食用3. 吃完後補貨

這種「儲備→食用→補貨」的循環稱爲「循環儲備法」。在露營或登山等戶外活動經常使用,因此也不妨應用在緊急避難包的準備上。

另一方面,如果家中有嬰幼兒、年長者、慢性病患或是過敏患者,應考慮各族羣的身體狀況準備食品,至少準備2周份。

【嬰幼兒】母乳不足時可用奶粉,同時也要準備奶瓶、紙杯、免洗湯匙。副食品則建議多準備瓶裝或即食品,並讓孩子平時熟悉這些味道。準備孩子喜歡的食物與飲料,有助於在災難期間穩定情緒。

【年長者】與一般家庭儲備品差異不大,但可準備稀飯、即食味噌湯等適合食慾不振或身體虛弱時食用的食品,依身體狀況來準備。

【慢性病患者】在遇到災難時容易使病情惡化,所以平時就應該注意營養均衡、少鹽戒酒、控制體重。由於罐頭與即食食品多含高鹽分,選購時需留意。

【食物過敏者】因人而異,應避免含有其過敏原的食品,建議事先準備過敏用奶粉、副食品、稀飯、罐頭、即食品、冷凍乾燥食品及喜愛食物與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