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魚虎球暴減 電撈量不到千尾…縣府曝疑有「新魚王」崛起
日月潭魚虎球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日月潭一等高」提供
日月潭遭魚虎入侵,南投縣府每年夏天電撈「魚虎球」移除魚虎幼體,抑制族羣擴大;但今年節氣已過立冬,電撈量僅844尾,創歷年新低。縣府表示,電撈量連年創新低,研判官民防治見成效,但也懷疑與新興外來魚種「皇冠三間」有關。
縣府指出,日月潭過去疑遭人放生魚虎,而因其成魚體型大、食性兇猛,在潭中幾無天敵,有「潭中惡霸」之稱,而其每年5、6月築巢交配,入夏後魚卵孵化繁衍,幼魚會在成體護幼下,集結成魚球出動獵食,威脅本土魚類的生存環境。
縣府爲此與清大團隊、漁民合作加強捕捉防治,鎖定夏天繁殖期電撈「魚虎球」,藉此抑制族羣擴大。每年電撈總量從數萬只到數千只不等,以2023年撈破3.5萬尾幼魚最多,但去年電撈量驟減僅約3000尾,不料今年再創新低,竟不足千尾。
縣府表示,今年發現到的魚虎球雖多藏匿在隱蔽水域,電撈作業不易,導致入夏至今僅捕獲844尾;但今年發現到的魚球明顯較往年少,初步研判應是由漁民、釣客協助捕捉成魚,降低交配繁衍,加上官方電撈幼魚,官民合作防治見成效。
不過,近年也發現新興外來魚種「皇冠三間」,而原產自南美洲的皇冠三間,雜食並以小魚與大型無脊椎動物爲食,不僅吃本土魚種魚苗,就連魚虎魚苗也吃,是否因此導致魚虎球變少,仍有待觀察,但其存在同樣嚴重威脅潭內本土魚種。
縣府表示,魚虎球電撈作業將持續到年底,只要巡查發現就會撈捕,明年除防治魚虎球,也將研究探討如何移除「皇冠三間」,避免其族羣擴大,降低對潭區本土魚蝦的影響;另呼籲,南投縣嚴禁放生外來魚種,違者最高可處10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