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集團營運長吳田玉:AI帶來全球三大巨變 區域對立將愈演愈烈

日月光集團營運長吳田玉今天在參加馬來西亞新廠落成啓用典禮前夕,爲媒體解析未來十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他說,AI快速發展,將爲全球帶來三大重大改變,包括區域、社會、公司到人們彼此對立,尤其「AI算力即國力」發展,區域對立會愈演愈烈。臺灣在AI發展,取得天時、地利先機,未來務求人和且往對的方向、勇往直前,而且要團結。

吳田玉表示,未來十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將發生三大改變。首先是AI改變所有的事。他以40年工程師歷練爲例,長期以來,硬體發展一直跑在前面,隨AI模型普及應,在雲端改變生態,可預見未來硬體再怎麼改變都不夠快。

他說,雲端服務業大力投入AI資本支出, 對臺灣是好事,也拉高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天花板,全球高階AI晶片有近97%從臺灣生產並進行組裝流向全世界。但AI發展才正開始,很多AI應用向各產業擴,尤其過去臺灣只掌握不到5%市場汽車,甚至未來會蓬勃發展的機器人,都是臺灣的機會。

吳田玉指出,未來世界將進入「機器人的時代」,人類與機器的互動將無所不在。在機器人時代下,臺灣很多產業包括精密機械、生化、紡織都會被納入,尤其在DeepSeek大幅降低企業AI建模成本,各式AI應用百花齊放,雖然稍早引起不少疑慮,如今逐漸撥開雲霧,會需要更多的AI晶片,這也是臺積電、日月光等各家封裝廠卯起來擴大布局的主要關鍵。

他表示,AI發展也帶來區域間對立加劇,美中鎖定以AI科技爲主的磨擦,未來只會愈來愈激烈;各公司也會藉着導入AI應用,對競爭對手施壓;AI技術也被用來降低對人力的依賴。

吳田玉說,第三個重大改變即是供應鏈重組,美中二大經濟強權吵架,此時供應商在考量兩邊都是客戶, 若客戶不將晶片送來臺灣封裝或測試,就得拜託去其他地方,日月光擴大馬來西亞封裝廠,就是兼具考量地緣政治變化、供應鏈重組及掌握未來汽車和機器人發展的大商機。

吳田玉並提到,也正因AI對後段仰賴比重提升且技術架構更趨複雜和材料重要性提高等改變,預估後段封測在全球半導體產值,將由去年約15%提升至20%。

日月光集團營運長吳田玉今日特別向媒體剖析AI帶來全球三大鉅變,強調區域對立將愈演愈烈。記者簡永祥/攝影

日月光集團營運長吳田玉今日特別以集團精心製作機器人能爲人類做什麼,預告即將進入機器人時代。記者簡永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