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換匯用現金外、雙幣卡也超香⋯匯率看「這」!林氏璧揭最划算7攻略
日圓兌臺幣匯價再創新低。日幣換匯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這是一篇對於常常去日本玩的朋友的換日幣的經驗談。日幣漲漲跌跌,常常牽動到日本旅遊的朋友的心情。但一個基本原則是,如果您只是偶而去一次,換的錢也不多,其實匯率真的不會差太多,就放寬心吧!
前幾年是怕日幣一路漲,2013-2015年還有2016川普當選以來是怕日幣一路跌,特別是安倍經濟學目前就是用印鈔票來挽救經濟的。
不論如何,我想以日本旅遊中毒者的觀點,這篇換日幣的經驗談大原則是沒有改變的。尤其是分批換入,是避險的重要方式!
誰知道日幣會不會忽然來一個反彈,讓你徒呼負負沒有買到便宜的匯率?不想賭的話,分批買進是大原則。如果你發現你去日本時日幣又低了,就一路刷卡吧!
現在我只想和大家大聲吶喊:同協們,好日幣,不換嗎?時間拉長到最近20年來看,日幣在0.22以下的水位都是超甜的,近來還掉到0.2左右,臺幣除以5的低價。
高居不下的機票已經回到疫情前的水位,在2026年11月開始會改爲機場才退稅,最近去日本玩是不錯的時機。還不快去準備去日本的行程?
但要是你只是一兩年纔去一次日本,匯率上上下下其實對你影響不大。匯率一路走低,怎麼樣都是相對便宜的,你就準備個很基本需要用的現金,到日本選張回饋3%以上的好信用卡或是支援PayPay的電子支付方式即可。
如果你和我常去日本,常有用日幣消費的需求,還是照這幾個原則:
如果之後日幣到你去旅遊的時候是一路降的,到日本使用支援PayPay的電子支付即時當天換匯可能會是划算的。
信用卡的話,VISA和Master會看前一天的匯率,JCB則會延遲到商家請款日。我個人會準備不同的支付方式以分散可能的匯兌風險。
我在2006年5月決定要在日本結婚,開始存日幣,高買低賣。這幾年累積了一些經驗,這一篇就來以一個日本旅遊中毒者的觀點,來分享一下我十多年來的換匯心得吧。
首先,要有些基礎知識,可看Dorcas的這篇:[情報] 兌換外幣現鈔資訊整理
換匯率的建議
學會看匯率表
現金賣出匯率,即期賣出匯率該看哪一個?匯率表有四種匯率,如果你只是偶而去一次日本,那就只要看現金匯率即可。
要看「現金賣出匯率」,把臺幣換成日幣現金。
本篇我的經驗是開外幣帳戶,那你就需要看即期匯率,比現金匯率便宜。即期賣出匯率,是你在線上網路銀行或是帳戶中把臺幣換成日幣。
但要可以用,你得把日幣從帳戶裡提出來。買入匯率則是你要把日幣賣回給銀行,她們會賤價買回去,銀行當然沒這麼好心,這裡是她們可以賺錢的地方。
牌告匯率的部分,臺灣銀行、中國信託這兩個我最常用。這樣就可知道你是不是買在近期匯率的最高或最低點!
在有人喊日幣會續貶,大家不妨觀望一下,有換就好,別梭哈,小心2015年一路降下去一路把臺幣換完的悲劇。
這時要想起那句名言了…日幣跌的時候,別空手接菜刀!當然如果只是單次去日本的旅費,那應該也不會差多少的,現在是可以換了沒錯!但中毒者想的可是此後一兩年的旅費,對吧?
領出外幣帳戶的日幣,要扣多少手續費?
看各銀行規定,基本概念是補那家銀行即期與現金的匯差。
我個人常常往來的銀行,由於是VIP戶的緣故,將外幣帳戶的日幣領出現鈔是不須手續費的!可以找家最常往來的銀行,有一定的資產,應該都可加入爲VIP戶。詳細請詢問各家銀行。
另外,小道消息是,如果認識行員,可能有機會有優惠。這就大家各憑本事了吧。
提領日幣有臨櫃換匯、線上結匯、外幣ATM領日鈔、外幣帳戶線上換匯日後再提領現鈔等等做法。外幣ATM領日幣,時間很彈性,可以在放假日領,不用像臨櫃要排隊。
如果你不是任何銀行的VIP,據說外幣ATM匯率會有一些優惠。
林氏璧個人的日幣換匯心得
申請一個外幣帳戶!
身爲日本旅遊中毒者,由於隨時會出發「回」日本,申請一個外幣帳戶,有一個外幣戶頭,隨時低買高賣日幣是基本的需求。
在臺灣的銀行申請外幣帳戶,你通常可以選擇需要換的幣別,我是選港幣,日圓,歐元,美金這幾種主要貨幣。
題外話,你要買基金,也是選擇外幣交易的話,纔可以避免掉匯差的損失,現在很多銀行都可以很方便的在網銀上換匯。
從自己的臺幣帳戶的錢換成外幣,不需另外的手續費,可能可以用較優惠的即期匯率來換。但一天的交易額有上限:臺幣五十萬。
此外,請注意,要在銀行營業時間內(9AM~3:30PM),非營業時間的匯率會比較差!
保存一部分的旅遊基金
我現在戶頭裡有日幣60萬,我是死都不會賣的…見低就換,高了也可以賣。
這60萬我也搞不清楚是多少匯率換的了,可以不被高高低低的匯率影響心情!不過如果不是常去日本,就不建議這樣作。
因爲日圓利息奇低無比,長期以來日股表現差勁,基金也實在沒啥好買的!所以留着日幣,除了拿去日本花掉,還真不知道要做什麼。
不要貪心,覺得應該還可以再低而遲遲不換!
不要設定一個數字,比方說,0.21以下我纔要換,那你有得等了!有一小波下跌,就可以買一些了!如果處在一波日幣走跌的態勢,反而要小心反彈。誰知道日幣會不會忽然來一個反彈,讓你徒呼負負沒有買到便宜的匯率?
分批換入是避險的重要方式!
比如說兩個月後計劃要去,總共想要換14萬日幣,可以見低就換個4萬,就跟定期定額的概念一樣,可以分散風險。
如果你發現你去日本時日幣又低了,就一路刷卡(回來再把日幣存回銀行)。
可以參考,但不要太相信所謂匯率專家的預測!
我常看到有些匯率大師,說美元會見到31.5,或是日圓兌美元會在多久內見到88什麼的。請告訴我,你有遇過準過的嗎?真不知道她們是怎麼寫出這些預估的!
我2006年開始接觸匯率,開外幣帳戶,以外幣買基金。當時市場上一片看漲日圓/看好日股/看衰美元之聲,結果呢?日圓一路慢慢的跌到0.26,美元一路漲到33。美元一直到這一年以來,才忽然一路跌到32以下,現在更跌破29了。
日圓則是金融海嘯的2008年之後,才一路上升至此。這麼多年來,我幾乎沒有看到哪個專家對於日幣走勢的預測是準確的。
(2025年6月底的現在,主要是因爲臺幣走強,日圓忽然又一波的跌勢。還會貶嗎?還有空間貶嗎?所謂專家就是被拿來打臉的,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不一定要用現金,雙幣卡也是好選擇!
另外,如果實在怕日幣一路升,也可以先把現在相對便宜的日幣匯率鎖起來,也就是先換一些日幣。可以用近年來很流行的雙幣卡,也可以真的去提領日幣。
持一般信用卡到國外消費,都是用即期匯率,會因爲結算日不同造成匯率變動,完全操之於他人。
用雙幣信用卡,最大的好處是能夠自己在匯率好的時候先換好外幣,當需要使用外幣消費時,直接從信用卡的外幣帳戶扣款,免除換匯的匯差損失。
所以直到你刷卡回來到要付帳單之前,只要匯率還有下來的機會,你都有機會來得及撿到較便宜的日幣來付帳單喔!
準備多種支付方式分散風險
如果之後日幣到你去旅遊的時候是一路降的,到日本使用支援PayPay的電子支付即時當天換匯可能會是划算的。
信用卡的話,VISA和Master會看前一天的匯率,JCB則會延遲到商家請款日。我個人會準備不同的支付方式以分散可能的匯兌風險。
日股跌、日幣漲?
這個原則,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真的很準,原因是因爲日圓套利交易,當時日幣會隨着股市大起大落。
股市漲一波,日圓像崩盤一樣直接自由落體。股市大跌,日圓像坐電梯一樣直線上升。
不過,日幣漲上0.35之後,這個連動關係消失了。但真的大漲大跌時,偶爾還是會見到。
不過若是遇到要出發了,日幣卻越來越高怎麼辦?這時就該善用高回饋信用卡。
一週以上還沒換的,我會建議大家等等看,等她下來。一週內要成行但還沒換的朋友,有一個賭博的方法…一路用刷卡。
刷卡用的是即期匯率,且會刷卡後數天才請款,也許當時的匯率就已經掉下來了(當然,也可能更高)。
至於要使用哪張卡?由於有海外刷卡手續費1.5%,建議選擇一張海外消費可以有2%現金回饋以上的卡!
◎本文內容已獲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