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要求世博臺灣館 不能具官方色彩
大阪世博會即將於4月13日開幕,臺灣以TECH WORLD館名義參展。(本報資料照片)
大阪世博會即將於4月13日開幕,臺灣以TECH WORLD館名義參展。(本報資料照片)
大阪世博會即將於4月13日開幕。(美聯社)
日本共同社16日報導,日本外務省已向臺灣提出要求,希望明確表示2025年大阪世博的「臺灣館」爲「民間企業」參展。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此舉爲日方對我經濟部6日聲明的質疑,因臺日兩地並無邦交關係,該聲明可能引發臺灣以政府身分參展的疑慮。對此,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質疑,政府所稱的臺日關係友好,究竟好在哪裡?
5年一次世界博覽會,4月13日即將在大阪舉行,展期持續半年至10月中旬,共有超過160國參與,建設超過70處涵蓋各國政府與民間企業的大型展館。
我相關人員稱 對日方指摘不解
2022年11月即有藍委楊瓊瓔踢爆,我國僅能以「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公司名義參加,館內被要求不能出現任何「臺灣」文字與圖樣,即使是Formosa也不行。當時楊瓊瓔即要求經濟部要設法改進,但2年多過去了,並無改變。由貿協在日設立全資子公司「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取得參展資格,再以「TECH WORLD館」名義展出。
共同社16日指出,臺灣並非總管世博相關事務的「國際展覽局(BIE)」會員國,無法以「臺灣」身分參與,因此改以民間企業名義參展,日方認爲經濟部表現過度。
3月6日外貿協會在臺北舉行臺灣館「TECH WORLD(科技世界)館」造型開箱記者會,經濟部次長江文若出席。對於臺灣、Formosa等字樣不能出現在臺灣館,江文若強調,將以 「Tech World 」名稱來展現臺灣的科技實力。貿協副秘書長邱揮立說,雖然因爲政治因素關係,不能打出臺灣名字,但這次設計有很多巧思,暗藏臺灣名稱與意象,比如透過館內滿是「珍奶、101」、「花朵、山」的圖案,結合臺灣英文名稱的縮寫(TW)。
經濟部6日官網發出新聞稿表示,臺灣將以「TECH WORLD館」名義參與大阪世博,透過智慧科技和數位應用,向世界發出「共好」邀約。「TECH WORLD」館邀請金馬獎團隊設計主視覺,建築外觀則呈現「心之山」意象。
業界人士直言 官員膨風惹事端
共同社報導,日方認爲該聲明可能造成誤解,因此向臺灣轉達立場,要求進一步強調參展單位屬於民間企業性質。對此,臺灣相關人員迴應「聲明內容主要針對臺灣民衆所發表,對日方的指摘感到不解」,並強調臺方願與日方溝通,以免影響臺日交流。
針對此事,外務省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表示「不予置評」,臺灣經濟部則未迴應日媒,但強調期待透過世博「加深臺日合作的形象」。
經濟部貿易署16日晚間發出聲明指出,我方參與大阪世界博覽會系基於臺日雙方關係深厚且交流密切,惟因我方非BIE會員國,才以TECH WORLD館參與這次大阪世博。
外交困境浮現 臺日關係臨考驗
資深經貿人員私下表示,即使在國內舉辦記者會,政府仍應注意現場會有他國駐臺人員與外媒,將聽到的訊息傳回母國,外媒會深入挖掘新聞議題,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爭議。講白了,官員講話若太膨風,容易惹出許多事端。
立委翁曉玲指出,從這次事件可見,日方雖曾強調「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但面對國際場合,態度依然強硬,對臺灣連名稱都不願妥協,凸顯我國外交困境。她批評,臺日關係並未如民進黨所宣稱的穩固,外交部、經濟部多年來的努力顯然不夠,責任無可推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