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相高市早苗會延續參拜靖國神社?陸媒:等她想清楚
時隔一年,日本首相又要換人了。這次自民黨選出了素有強硬鷹派之稱的高市早苗。(美聯社)
會不會繼續參拜靖國神社?陸媒:中方在等高市自己想清楚。(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時隔一年,日本首相又要換人了。這次自民黨選出了素有強硬鷹派之稱的高市早苗。而對於中國人而言,最關心的恐怕是這位常年高調參拜靖國神社的高市女士,在就任首相後會不會繼續參拜靖國神社?陸媒觀察者網引述大陸專家學者評論稱,此一問題,中方正在等高市自己想清楚。
歷史上,由於日本首相在任內執意參拜,數次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破壞中日關係政治基礎。就在去年,高市還宣稱「即使當選也會繼續參拜」。雖然她在今年競選中改變策略,屢次含糊其辭,避免給出明確答覆,但這顆「定時炸彈」仍然高懸。
對於她會不會繼續參拜,多位專家向觀察者網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黑龍江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笪志剛認爲高市會選擇避重就輕、淡化問題,表態上不會像以往那樣囂張,過分強調參拜問題反而不合時宜。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歷史學家沙青青則認爲不排除她在正式上臺前以自民黨總裁的身份去一次靖國神社。打一個時間差,對她的右翼基本盤有個交代。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蔡暢則認爲高市成爲首相後幾乎必然繼續參拜靖國神社,且不會迴避敏感時機。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針對高市勝選的表態中,特別提及希望日方「信守在歷史、臺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
高市必須自己想清楚。
一、含糊其辭的背後
與一年多前的上一次競選中的「有啥說啥」不同,高市這一次也學會含糊其辭了。
9月19日,高市召開政策發表會。在被問及當選後是否繼續參拜時,她以「目前還是競選階段」爲由搪塞過去。
9月24日,由日本記者俱樂部主辦的候選人辯論會上,日本保守大報《讀賣新聞》特別編委橋本五郎再次直接提問高市:「關於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您之前對於參拜十分執着,並且明確表態(會繼續參拜)。這次爲什麼迴避了?是因爲認識到現實上難以實現,當了首相後做不到?還是說只是爲了不刺激反對者?」
高市迴應稱:「我認爲靖國神社是以『戰歿者慰靈』爲主的場所,也是祈求和平的神社。至於如何慰靈戰歿者,如何祈求和平,這些都必須做出恰當的判斷。」
她進一步表示:「我確信這不應該成爲外交問題,也不應被當作外交問題來處理。」
10月4日勝選後的記者會上,她依舊保持相同論調,不明確表態,只表示「適時妥善判斷,強調(是否參拜)絕對不應該成爲外交問題」。
《週刊現代》10月2日在其網站刊登了資深媒體人篠原文也對高市早苗的採訪。篠原與高市頗有私交。面對熟人的採訪,高市話也說得更加直白。
篠原:高市女士您以前就說過,「即使成爲首相,也會參拜靖國神社」,對吧?
高市:上一次(選舉),有人說我就是因爲這個輸掉了,我還因此被訓了。
篠原:那現在是打算不再提這個了嗎?
高市:我想等成爲首相後,再去創造(合適的)環境。
篠原:不過從心情上來說,您還是希望能參拜吧?
高市:我一直都在參拜啊。本來這不應該是問題,可是有人想把它變成外交問題。
這恐怕就是高市的真實想法。
二、中方表態有玄機,這兩個問題繞不過
對於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4日在迴應外媒提問時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選舉結果,這是日本內部事務。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和共識,信守在歷史、臺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奉行積極理性的對華政策,把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定位落到實處。」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表態與此前菅義偉、岸田文雄和石破茂等人當選時的表態有所不同。中方此次特別提及,希望高市「信守在歷史、臺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
在歷史和臺灣問題上,含糊其辭的招數恐怕是行不通的。
除中國外,韓國媒體在高市當選的第一時間也普遍表達了憂慮。保守大報《朝鮮日報》當天傍晚就以一篇題爲《高市首相時代,韓日關係是否會亮起紅燈?》的報導定調。
報導認爲,在高市任期內,韓日關係亮起紅燈的可能性進一步升高,兩國在歷史與領土問題上可能再度出現對立加劇的局面。
不僅是國外,在日本國內,高市也面臨着執政盟友的拷問。
自民黨與公明黨已達成政黨聯盟長達20餘年。高市當選自民黨總裁後,公明黨代表齊藤鐵夫就立刻與其會面。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齊藤表示,公明黨向其提出三大關切。其中第二點就是「歷史認知與靖國神社參拜問題」。
齊藤進一步強調:「很多支持者對此感到擔憂。如果不能解決上述這些問題,就沒有組建聯合政府的可能。」高市據稱迴應:「希望能夠消除這些顧慮」,將與自民黨新一屆領導層和公明黨高層進行協商。
還有一位日本政壇風雲人物對待高市參拜的態度頗值得玩味。他就是曾擔任大阪府知事、大阪市長,日本維新會早期創始之一的橋下徹。他一方面支持修憲、支持對華強硬,另一方面卻強烈反對高市參拜靖國神社。
在本次競選期間,橋下多次在電視節目中表達了自己的政見。橋下表示他對於高市在政策層面並沒有什麼特別反對的地方,唯一反對的就是參拜靖國神社。
他強烈反對日軍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的作戰和行爲方式:沒有任何戰略就執行玉碎、軍隊和平民混雜,最後敗局已定的時候軍隊司令部自殺了事,棄民衆於不顧。他希望當上首相的人能明確表示絕不會讓這種事情重演,不會重蹈太平洋戰爭的覆轍。
他稱自己可以向普通士兵合掌致意,但絕對不會去供奉那些戰爭領導者和軍隊指揮官。這種情況下去參拜,就好像在向他們致敬一樣。
兩人在本次競選期間還爆發了隔空喊話。
橋下徹8月10日在讀賣電視臺節目中評論:「高市女士在很多場合把和中國有關的事情說得很強硬,但如果她真的有那個勇氣和覺悟,就應該把自民黨裡持相似思想的人全都帶出去,和參政黨或者日本保守黨組個團體,但高市女士沒有這麼做。」
8月13日,在迴應高市反駁時,橋下徹再次表示,不管現在怎麼用「親華」、「媚華」給別人貼標籤,當上日本首相的人就必須與中國對話。
三、參拜還是不參拜,這是個問題
對於高市是否會繼續參拜,專家看法不一。
黑龍江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東北亞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笪志剛認爲高市會以某種方式維持現狀,避重就輕、淡化問題,表態上不會像以往那樣囂張。現在再過分強調參拜問題反而不合時宜。高市如果馬上參拜,不僅在國內、黨內會遭遇反對,被質疑其是否具備作爲領導人的資質。在國際上,遭到中韓等國的批判,也不利於新政府展開外交。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歷史學家沙青青表示,高市很可能參考安倍,在就任首相後「人不去,但祭品會到」。此外,現在距高市就任首相還有約10天時間,不排除她在正式上臺前以自民黨總裁的身份去一次靖國神社。打一個時間差,對她的右翼基本盤有個交代。
《朝鮮日報》報導也提及「有分析認爲,爲了顧及支持她的選民,在就任初期進行一次參拜的可能性較高」。
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蔡暢表示儘管高市在此次競選期間試圖淡化此議題,但其一貫立場和保守派支持基礎使其難以放棄參拜。
蔡暢認爲,高市成爲首相後幾乎必然繼續參拜靖國神社,且不會迴避敏感時機。作爲安倍政治路線的堅定繼承者,她將參拜視爲展現日本主權和政治立場的必要儀式。可以預見,高市的當選會促使中日關係在敏感問題上的矛盾更加尖銳。但她作爲務實政治家,也深知中日經貿關係的重要性,可能在強硬姿態下保持一定程度的經濟合作,形成「政冷經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