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外資撤出因擔憂間諜問題 陸媒:外商未跟上中國市場變化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評論認爲,撤出中國市場的外資是因爲它們「沒有跟上中國市場變化」。(圖/Shutterstock)
日前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2024年國際收支數據顯示,外資淨流出規模則達到創紀錄的1684億美元,外資企業直接投資淨流入金額大幅下滑,創下1992年以來最低值。日媒對此分析稱,外商對大陸直接投資比起峰值時期的2021年減少幅度達99%,外資大量撤離中國主要原因是經濟減速以及外商對「間諜問題」的擔憂。
外媒《彭博》指出,外商對大陸投資額在2021年觸及3440億美元的歷史高點,隨後持續下滑。到2024年,對華直接投資淨流入僅45億美元,降至33年以來最低水準。與2023年相比,雖然新建工廠等新投資略微高於撤出及業務縮減等資本回收,但下滑幅度亦達到9成。
《彭博》認爲,在中美兩國陷入新一輪貿易戰之際,更多企業可能受到牽連,遏制資本外流將是中國政府的重大挑戰。
《日經中文網》則指出,中國在改革開放政策之下,從海外吸引投資、人才和技術,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在新冠封控措施之後,外資對未來的擔憂加劇,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面臨岔路口。
報導說,中國相關部門通過查處間諜等行動,進一步顯示出對「國家安全」的重視,外商對此提高了警惕。房地產市場低迷導致中國經濟減速,對經濟增長的預期消失,這也導致企業的投資意願下降。
此外,在外國公司大舉撤資之際,中國大陸企業也在迅速地將資金遷至海外。細部來看,去年中國投資者向海外投資了1728億美元,而外商流入中國的投資規模僅爲45億美元,創199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上臺後,頻揮關稅大棒,對中國商品全面加徵10%關稅,中國則採取一連串措施反制,包括對美能源產品、機械和車輛加徵10至15%的關稅,重啓對Google和輝達(Nvidia)的反壟斷調查,媒體還傳出調查範圍可能擴及蘋果、博通(Broadcom)和新思科技(Synopsys)等企業。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日前就「外資大規模撤出中國」發表評論稱,撤出中國市場的外資是因爲它們「沒有跟上中國市場變化」,而更多技術含量高的外資進來了,中國市場已今非昔比,快速反應跟上中國市場變化的外資企業才能獲得成功,外資企業必須拿出看家本領才能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