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面臨中國汽車強力競爭 日本汽車在東南亞陷入苦戰
中國新興車企正在快速攻佔長期爲日本車企獨霸的東南亞市場。圖爲印尼國際汽車展上參展的比亞迪汽車。(圖/新華社)
以比亞迪(BYD)爲首的中國車企正藉助純電動汽車展開攻勢,逐步奪取東南亞6個主要國家的汽車市場。與2019年對比,2024年中國汽車在6國家中的5個國家市佔率上升。除了銷售量進逼日本車企,中國車企的影響力還擴大至整個汽車供應鏈。
日媒《日經中文網》指出,東南亞汽車市場規模達到每年350萬輛,約爲美國的1/4,日本車長期佔據市佔率首位,可以視爲日本車企的「搖錢樹」,但是日本車在東南亞的優勢已出現大幅改變。
報導引述調查公司MarkLines和各國汽車業界團體的數據稱,在東南亞最大市場印尼,中國汽車的市佔在2024年達到6%,比2019年增加4個百分點以上。在泰國和馬來西亞,2024年1~11月中國車的份額分別爲12%和23%,與2019年全年幾乎爲零和17%相比大幅增長。在新加坡和菲律賓的市佔率也有所提高。
反之,日本車在印尼2024年比2019年全年減少6個百分點,降至89%,跌破9成。在泰國和馬來西亞,2024年1~11月日本車的份額也分別下降11個百分點至76%、下降4個百分點至73%。
報導說,比亞迪在2024年7月以最低約合人民幣16.94萬元(約合臺幣73萬元)的價格推出純電動MPV「M6」,價格比混合動力車MPV車款中最暢銷的豐田「Kijang Innova Zenix」的價格低了2成。中國車企低成本製造和採購優勢來自於其低價國產車用電池,而與日本車相比,中國車由於與手機的聯動性等先進性以及內飾的高檔感等而受到歡迎。
比亞迪、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與吉利控股已陸續在泰國啓動汽車生產線與銷售據點,他們 與東南亞各地的大型企業聯手,正在迅速擴大店舖網絡。
而隨着東南亞各國的汽車電動化程度升高,中國電動車將持續搶奪市佔率,英國調查公司GlobalData預測,在泰國的新車銷量中,純電動汽車的比率在2023年爲10%,2030年將增至18%,2035年將增至27%。
報導說,除了電動汽車,中國車企在純電動汽車的車型多樣化方面具有優勢,在被認爲難以實現電動化的皮卡方面也展開了攻勢。而日本車因未能及時應對電動化趨勢,不得不重新調整供應鏈。多家日本車企裁員、大幅減產與調整生產線,甚至直接把生產線退出泰國。
報導認,歐美已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提高關稅,爲此中國企業正在加緊攻佔東南亞市場。雖然日本車在東南亞的銷售規模仍然大大超過中國車,但是追不上中國車的氣勢,業績持續下滑,許多日本車企認爲當務之急應以擴充電動汽車作爲提振業務的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