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關係回溫 元首會後卻不給記者提問 原因曝光
南韓總統李在明(右二)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右一,)23日在東京一起走進聯合新聞發表會現場。(美聯社)
日韓兩國自1965年建交以來,首次有南韓總統就任後的第一個外訪國就選擇日本。日本首相石破茂昨在接見來訪的南韓總統李在明時強調:「日韓關係的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及整個地區的利益。」6 月初就任的李在明,特地選擇先訪問日本而慣例的美國,某種程度上緩解了日本政府對他過去強硬對日言論的憂慮。然而,日本時事通訊社指出,鑑於南韓歷任總統在任期後半往往轉向反日的立場,日本的不安依舊未能完全消除。
《產經新聞》報導,石破茂昨在官邸接見首次訪日的李在明總統,雙方在會談後一致同意,將在前任政權已恢復正常化的基礎上,持續穩定並推進日韓關係的發展。同時,兩人也確認在推動北韓「完全無核化」的目標上,日韓以及日美韓3國保持緊密合作的重要性。會談結束後,雙方宣佈睽違17年再次以書面形式發表元首會談成果,然而現場未開放記者提問。
時事通訊回顧近年來兩國的關係變化。日韓關係在南韓前總統文在寅時期跌入「戰後最差」的局面。到了保守派的尹錫悅前總統任內又實現戲劇性的改善。然而,隨着尹錫悅因突然宣佈戒嚴引發的政治風暴下臺,李在明於今年6月就任後,日本方面憂慮關係可能再次惡化。因李在明過去說過:「日本是敵對國家」等對日態度強硬的言辭。
但在就任總統後,李在明高舉「實用外交」旗幟,收斂起反日立場。在本月15日「光復節」演說也未觸及強徵勞工等歷史議題,23日會談後對外發表談話時更強調:「我是在相信雙方能共同開創面向未來的合作道路之下,訪問日本的」。
然而,過去南韓總統不乏爲鞏固政權而改對日本採取強硬態度的例子。即便是保守派的李明博前總統,也曾在2012年因慰安婦問題,破例以現任總統身分,登上兩國有領土爭議的島根縣竹島(南韓稱獨島)。
李在明在行前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談到,對兩國爭議性的慰安婦和前徵用工(強制徵用的勞工)問題,他不打算推翻過去政府與日方達成的協議,而是希望與非常重要的日本強化經濟和安全保障方面的關係。
因此,日本政府在昨天元首峰會後舉行的不是聯合記者會,而是聯合新聞發表會,因爲「如果出現歷史問題的提問就危險了」,凸顯目前日韓關係改善的基礎仍建立於薄冰之上。
會後有不少南韓記者對會談成果文書未提及歷史問題表達不滿。韓聯社報導,南韓國家安保室長魏聖洛今天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雙方雖有涉及歷史問題,但未就具體議題展開討論,而是圍繞如何妥善應對相關問題、推動未來合作進行了方向性交流。他說,短期內難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果,兩國國內的政治環境也需考慮,但韓方將努力推動實現良性循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