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澳領袖不去北約峰會了 印太4夥伴1缺3
南韓總統李在明。(歐新社)
北約(NATO)峰會24日在荷蘭海牙召開,作爲該集體防禦組織在印太四個夥伴國(IP4)的南韓及日本,先後宣佈其領袖不克親自出席。
韓方表明,當前中東情勢是南韓總統李在明決定不出席的考量因素之一;日方雖未詳述不出席的原因,但日媒報導說,中東情勢愈來愈緊張被認爲是主因。
印太四國由韓國、澳洲、日本、紐西蘭組成,澳洲也表示其領導人不會出席這次北約峰會。一名消息人士之前告訴路透,川普原本希望與印太四國舉行峰會。
日媒和路透23日報導,日本外務省同日僅表示,出於「各種各樣的事情、情勢與環境」而導致做出取消的決定,日本首相石破茂改派外務大臣巖屋毅參加這次峰會的相關會議及活動。巖屋23日則避談是否支持美國21日空襲伊朗核設施的作爲,只強調須阻止伊朗擁有核武,日方強烈希望美伊能透過對話解決伊核問題。
日本外務省上週才宣佈,爲了和北約盟友及其他國家重申歐洲—大西洋和印太的安全密不可分,石破將親自與會。
日本富士電視臺報導則稱,鑑於原本計劃的北約與日韓、澳洲及紐西蘭等IP4國家的峰會,以及石破和川普總統在場邊的「川石會」均不太可能舉行,因此石破才決定不親自出席。
這是自2022年6月以來,日相首次缺席年度的北約峰會。
南韓國家安保室22日則宣佈,在綜合考量其國內亟待解決的多項議題與中東情勢等不確定因素後,李在明最終決定不出席北約峰會。韓方將跟北約協商,改派其他南韓官員出席。一位南韓執政黨共同民主黨高層說,很難確定能在峰會期間舉行「川李會」,是李在明決定不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