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管理層迎重大調整:CEO內田誠提前卸任 現任首席企劃官Ivan Espinosa“接棒”
本報記者 尹麗梅 張碩 北京報道
3月11日晚間,一則重磅消息吸引了諸多目光。日產汽車方面發佈通告稱,CEO內田誠(Makoto Uchida)將在3月31日正式卸任,將於4月1日接替內田誠的是現年46歲的現任首席企劃官Ivan Espinosa(伊萬·埃斯皮諾薩)。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這是自2019年12月約五年以來日產汽車首次出現CEO更替。日產汽車目前業績低迷且面臨財務困境,其管理層變動的初衷是通過更換高層管理人員來加速其重組,以使公司實現平穩過渡。
日產汽車的管理層調整並不止於此。記者從日產汽車方面瞭解到,除內田誠外,另外還有四名高管也將於3月31日卸任。與此同時,伴隨着CEO職位的交接,日產汽車執行委員會也迎來重大調整,新的管理團隊已經完成搭建。
“過去一年,我們致力於改善與供應商的關係,並探討與本田的戰略合作,同時也在推進業務重整,以擺脫日益惡化的經營狀況。在公司業績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交棒,我的心情‘極爲複雜’,但我由衷地希望,在新領導團隊的帶領下,日產能夠充分發揮員工的潛力,重新回到增長軌道。”在3月11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內田誠如是說道。
因被質疑而提前卸任
內田誠的任期本應在2026年正式結束,此番提前卸任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形勢所逼。
今年2月,日產汽車披露消息稱,預計2024財年(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將出現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8.95億元)的虧損,其經營業績不斷惡化;同時日產汽車與本田的合併談判也於上個月宣告破裂。對此,外界以及日產汽車內部對包括內田誠在內的管理層的經營提出了質疑。
“自2024年11月公佈業務重整計劃以來,不僅外部對我們的經營提出了質疑,內部員工中也出現了相同的聲音。”內田誠稱,“進入2025年以來,由於與本田的合併談判破裂,我失去了部分員工的信任。在目前的處境下,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儘快建立新的管理架構,重新開始。”
內田誠於2019年12月開始就任日產汽車CEO一職,彼時日產汽車正處於因前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被捕及起訴而引發的混亂局面之中。這些年,得益於全球性半導體短缺導致的生產限制和日元貶值等因素,日產汽車一度實現業績回升;但由於產品陣容老化以及包括比亞迪在內的中國企業的崛起,後來日產汽車的業績再次出現下滑。
“回顧我過去五年零四個月的任職經歷,日產汽車需要直面的挑戰不少,譬如改變以往的擴張路線,應對前任董事長醜聞事件後公司形象的惡化和業績不佳等等。舊疾未除,公司還面臨着一系列新挑戰:新冠疫情引發的社會動盪及其對公司業務的影響,以及汽車行業的快速變化,這些都需要管理層作出極其艱難的決策。”內田誠說。
爲了讓日產汽車重回增長軌道,在內田誠的帶領下,日產汽車在2020年5月發佈了“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並計劃在四年內加強業務基礎。內田誠認爲,在此期間,日產汽車雖然面臨着地緣政治風險導致的原材料成本上漲、半導體供應問題以及中國市場發生急劇變化等各種維度的挑戰,但“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除了“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外,內田誠還帶領日產汽車在2021年11 月制定了“日產汽車2030願景”(Nissan Ambition 2030)長期願景規劃。對於此前一直依據短期管理目標開展業務的日產汽車來說,制定這樣的長期願景尚屬首次。
與此同時,內田誠在任職期間還積極致力於改善與聯盟合作伙伴雷諾的關係。通過與雷諾管理層的反覆洽談,日產汽車最終在2023年2月與雷諾達成最終協議,雙方將互持15%股份,自此之後日產汽車與雷諾實現了“平起平坐”,結束了長達二十年的“不平等關係”。這對日產汽車來說意義重大。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除了改善與業務合作伙伴的關係,並考慮與本田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之外,內田誠一直在努力扭轉局面,以擺脫迅速惡化的業務狀況。
然而,大象轉身不易。今年2月,由於日產汽車盈利疲軟且復甦前景不明朗,全球著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評級以及惠譽評級均先後將日產汽車的信用評級下調至“垃圾級”。
在多重壓力之下,日產汽車方面作出了讓內田誠提前卸任的決定。
“內田誠辭職是一個比較順理成章的事情,他是日產汽車這幾年經營不及預期的一個主要責任人。”淺覺深知諮詢創始人、羅蘭貝格諮詢前項目經理陸盛贇在採訪中告訴記者,“戈恩事件”後,日產汽車的內部管理比較混亂,從2018年內田誠接手日產汽車到現在,日產汽車的發展不及預期。
記者注意到,彭博資訊(Bloomberg Intelligence)資深汽車分析師吉田達生(Tatsuo Yoshida)在一份報告中分析稱,日產汽車管理層的更替是“解決經營難題的第一步”。他認爲,Ivan Espinosa長期負責產品規劃,這對於日產汽車“缺乏暢銷車型”這一核心問題來說是合適的人選。
新任CEO的煩惱
業內認爲,內田誠的辭職意味着日產汽車來到了一個新的關鍵時刻。
現年46歲的Ivan Espinosa於2003年加入日產汽車,在日產汽車任職的20餘年間他一直負責的是商品企劃相關工作,並且擁有全球工作經驗,日產汽車所有董事幾乎是團結一致地支持他擔任公司新任CEO。
“日產汽車的首要任務是儘快擺脫當前困境,讓公司重回增長軌道。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認爲必須創造一個讓員工能夠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挑戰的環境。我們內部認爲,只有儘快過渡到新的管理結構,並重新開始,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Ivan Espinosa被公認爲是一位極具韌性的管理者。我相信,他將帶領公司克服當前的困難,堅定地邁向未來。”內田誠說道。
以Ivan Espinosa爲核心的日產汽車新的領導班子已經搭建起來。按照日產汽車3月11日披露的消息,董事會已正式批准新任代表執行官及多位執行官的職位任命及職責範圍,自2025年4月1日起生效。執行委員會自4月1日起將向IvanEspinosa彙報工作。
具體來看,Guillaume Cartier將擔任日產汽車首席績效官兼AMIEO區(非洲、中東、印度、歐洲及大洋洲)管理委員會主席,其職責範圍將進一步擴大,涵蓋全球營銷及客戶體驗;現任車輛規劃及車輛部件工程總部企業副總裁(CVP)赤石永一(Eiichi Akashi)將接替中畔邦雄(Kunio Nakaguro)擔任首席技術官兼執行官;現任車輛生產工程及開發總部企業副總裁(CVP)平田禎治(Teiji Hirata)將接替阪本秀行(Hideyuki Sakamoto)擔任首席產品製造官兼執行官,負責製造及供應鏈管理;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馬智欣(Stephen Ma)、首席質量官安徳光郎(Mitsuro Antoku)及首席人力資源官井原徹(Toru Ihara)將繼續擔任現職。
與此同時,日本-東盟區域管理委員會主席山崎莊平(Shohei Yamazaki)的職責範圍將進一步擴大,新增對關聯公司的管理職責;日產北美管理委員會主席Christian Meunier將繼續擔任現職;現任產品開發二部企業副總裁(CVP)富田達三(Tatsuzo Tomita)將接管赤石永一(Eiichi Akashi)的研發職責,併兼任總交付成本(TdC)轉型負責人,向Ivan Espinosa彙報工作。現任採購部門企業副總裁(CVP)阪根學(Manabu Sakane)將擔任戰略加速負責人,亦向Ivan Espinosa彙報工作。
目前,日產汽車在主要市場——美國和中國面臨銷量低迷壓力,同時其信用風險不斷上升。接任CEO職位後,Ivan Espinosa將肩負帶領日產汽車解決財務和業務問題,以及推動技術創新等重任。
吉田達生指出,當前日產面臨資金短缺與財務重組的迫切需求,新管理層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確保公司運營穩定。
日產汽車內部希望能夠解決目前的混亂局面,並在新的架構下重組業務。內田誠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目前日產汽車正在從多個維度探索新的合作機會,並已開始研究各種選擇的可能性。
陸盛贇告訴記者,銷量疲軟導致成本高企、利潤收縮,進而制約日產汽車電動化與自動駕駛方面的投入。因此,日產汽車急需外部力量助力其重啓和發展。從短期來看,日產汽車需要找到一個合作伙伴分擔產能與成本上的壓力;從長期來看,日產汽車也需要通過建立合作,去協同突破電動化、智能化方面的技術瓶頸。“‘戈恩’時代建立的日產-雷諾-三菱聯盟曾通過採購協同效應實現多方共贏,但隨着戈恩離職,日產與雷諾合作逐漸鬆散,聯盟已名存實亡。從目前來看,僅靠日產汽車單打獨鬥難以爲繼,迴歸合作模式是必然選擇。”
目前,日產汽車內外對公司新的管理層抱有比較高的期待。Ivan Espinosa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由於我剛剛被任命,目前還不便談論過多。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董事會對我予以信任,並委託我領導公司,對此我深表感激。在接過內田誠先生手中的接力棒後,我將繼續爲日產的復興而努力。我堅信,日產絕不會止步於此。在前輩們的努力基礎上,我將與全球傑出的團隊緊密合作,致力於恢復公司的穩定和增長。”
(編輯:張碩 審覈:童海華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