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子能研究所開發世界首款「核廢料充電電池」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以貧化鈾爲基礎,推出世界首款「核廢料電池」。此爲概念圖。(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JAEA)開發出全球第一款鈾基充電電池,它是用貧化鈾(DU,也稱貧鈾、耗乏鈾)所製作的,而貧化鈾是鈾燃料濃縮過程的剩餘物,也是一種核廢料,因此JAEA可以說開發了一種「核廢料電池」。

有趣的工程(InterestingEngineering)報導,該研究所在新聞稿中表示:「我們成功研發出以鈾爲活性物質,設計出的可充電電池。」

這可能會改變核廢料的管理方式,並滿足對於能源儲存日益增長的需求。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提出的貧化鈾電池概念圖,它的正負兩極採用的金屬電解質,正極是帶鐵電解液,而負極是貧化鈾電解液。(圖/JAEA)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利用鈾作爲電池化學過程中的活性物質,也就是擔任負極的部分;至於正極,在這具電池中,是用鐵來擔任。

研究團隊補充說:「鈾具有獨特的化學性質,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爲是化學電池中,活性材料的候選者。」

研究中使用的鈾,是貧化鈾(DU),這是核燃料濃縮過程中,天然鈾的副產物。目前除了少數家能夠利用貧化鈾做爲裝甲或是砲彈以外,多數國家的貧化鈾只能儲存而不做他用。但是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的發明,可能會使貧化鈾一舉成爲一種寶貴的資源。

研究所強調:「這些成果有望爲貧化鈾提供新的資源價值。」

新聞稿指出:「鈾基充電電池可能擔任太陽能、綠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所需要的電力穩壓與儲存設備。」

由於太陽能和風能的先天不穩定性問題,經常遇到「發的過度」與「發不出電」的麻煩,如果有一套儲電系統,就稍微能夠解決這種過猶不及的困擾。

研究所展示的原型鈾電池,寬度10公分,高度5公分。其負極採用含鈾電解液,正極採用含鐵電解液。 它的電壓達到1.3V,非常接近標準鹼性電池的 1.5V。

新聞稿稱:「電池經過 10 次充電和放電,電池性能幾乎沒有變化。」這種穩定性是潛在壽命和可靠性的關鍵指標。

光是日本一國,就擁有大約1.6公噸的貧化鈾,而全球各地儲存的貧化鈾,估計達到160 萬噸。如果鈾充電電池能夠成功擴大規模並商業化,那麼它們將爲利用這龐大的材料儲備提供一條可行途徑。

然而,該研究所也承認,鈾電池不可能廣泛使用,因爲貧化鈾仍然有少量的放射性,所以這些電池可能僅限於輻射控制環境,例如核電廠。但是這樣也很好,因爲核電廠也會需要儲電裝置。

新聞稿最後總結:「如果鈾充電電池的容量得到提高,並投入實際量產和使用,那麼日本儲存的大量貧化鈾,有望成爲協助再生能源電力供應的新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