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 NISA 再掀投資新熱潮 這檔日股 ETF 投資策略最受惠

日本積極推動股市改革,積極的企業治理與股東回報,吸引海內外投資者,尤其在2023年推行的PBR(股價淨值比)改革後,大量海外資金推動日本東證指數(TOPIX)分別在2023、2024年創出25.1%、17.7%的佳績。此外,商社更是巴菲特在日本的投資重心,曾公開強調未來50年都不會賣出這些股票,日股利多不斷,顯見日股長期投資的魅力。

野村投信表示,日經225指數預期本益比(P/E)已降至約15倍,低於過去十年平均的20倍;東證指數預期P/E則落在13倍,亦低於10年平均的16倍,凸顯日股相對其他主要市場更具吸引力,此外,新制NISA(少額投資非課稅制度)上路,民衆投資上限與非課稅期間拉長至無限期,進一步導入鼓勵日本民衆將資金投資至股票及ETF等風險性資產,形成另一股強勁的內資動能。野村日本價值動能高息ETF(00972),其追蹤彭博日本價值動能高息指數,選股結合股價淨值比成長、每股盈餘成長及高股利三大選股因子,十分契合東京證券交易所積極改革的核心理念,日本在企業獲利及改革上的主場優勢,完美呼應日本政府改革紅利,成爲掌握日股多頭投資新篇章的佈局首選,爲投資人帶來加乘的效果。

野村日本價值動能高息ETF基金經理人張怡琳分析表示,日本股市4月吸引創紀錄的大量外國資金,顯示在川普政策陰晴不定衝擊市場信心之際,全球資金在尋找美國資產之外的替代標的,根據日本財務省公佈的統計資料,截至4月30日,外資當月累計買超金額達3兆6,759億日圓,已創下歷年單月最高紀錄。

目前日本國內勞動力嚴重短缺,預估薪資與溫和通膨的良性循環將繼續維持。相較於日本過去長年受通縮陰影籠罩的經濟環境,適度的通膨反而有助於推升企業營運及整體經濟成長;然而日本家庭而言,單靠存款恐已難以因應物價長期上升所帶來的實質購買力被侵蝕。

張怡琳指出,日本家戶金融資產中,現金與存款佔比仍高達50.9%,股權資產僅佔14.2%。相較之下,美國家庭現金與可支取存款比例僅約10.2%,股權資產則高達43.6%,也正因如此,政策結構性改革與日人投資文化轉型,成爲當前日本經濟轉骨的重要關鍵。日本政府爲提振經濟活動展開積極行動,自2024年起全面推動新制NISA(小額投資免稅制度),大幅放寬投資額度、延長免稅年限,並提高制度彈性,鼓勵國人將資金由儲蓄轉向投資。根據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3月,NISA帳戶數已突破2,640萬戶,年成長達14%;累計買入金額更達59兆日圓,年增率高達43%,突破過去日本以現金爲主的保守配置觀念,轉爲更積極參與資本市場的投資。

張怡琳指出,野村日本價值動能高息ETF所追蹤的彭博日本價值動能高息指數,爲全臺首檔同時納入PBR(股價淨值比)與EPS(每股稅後盈餘)雙動能條件,並結合高股息篩選邏輯的日股ETF。根據彭博系統數據,自今年以來(2024/12/30~2025/5/26),即使國際局勢動盪,00972追蹤指數仍交出0.52%的正報酬,優於同期東證報酬指數的0.02%;若拉長至三年期間(2022/12/30~2025/5/26),總報酬率更達102.62%,優於東證指數57.94%。

日本新制NISA實施後情況。資料來源:日本金融廳,野村投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