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垣市募款「送愛到光復」 今還跟姊妹市蘇澳鎮締約有難互助

蘇澳鎮長李明哲(左)、石垣市長中山義隆(右)今在締盟30週年紀念活動上,共同簽署雙方最新合作備忘錄、兩市鎮「災害應變國際合作協定」。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造成18死、6失聯中,日本沖繩縣石垣市爲此發起島內募款。該市今年與宜蘭縣蘇澳鎮締盟30週年,雙方今天也簽署災害應變國際合作協定,未來姊妹市若有難,可請求對方支援,災難應變更具彈性。

雙方1995年9月締結姊妹盟友,以「漁業利益、海上互助」爲初衷,歷經5屆鎮長,集結衆人之力,如今兩市鎮不只定期互訪市政交流,也擴及至觀光、體育、教育等面向,今年邁入第30年。

蘇澳鎮和石垣市締盟30週年紀念活動今在蘇澳鎮公所登場,石垣市長中山義隆率35人訪問團到來,行政院前院長、宜蘭縣前縣長游錫堃與前鎮長林棋山、李坤山等人共襄盛舉。

蘇澳鎮長李明哲表示,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對於石垣市役所9月26日發起小額募款至10月底,號召市民捐助花蓮,他表達感謝之意。鑑於蘇澳與石垣常面臨颱風與地震考驗,雙方今天特別簽訂「災害應變國際合作協定」,一旦姊妹市有災難發生,可向對方請求支援,提供物資與迅速、有效的資訊共享。

中山義隆認爲,蘇澳與石垣不僅是姊妹城鎮友誼,隨着天災頻繁且難預測,多次災難已相互支援物資、透過視訊加油,關係如家人般親密。兩市鎮締盟走過30個年頭,每10年就締結1次,也簽署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備忘錄,今年重點以兩地居民人身安全爲優先考量,未來災難發生,彼此能增加外援,災難應變更具彈性。

最新合作備忘錄包含「促進雙方產銷組織合作」、「推動兩地傳統藝文活動」、「推動海上交通合作以強化雙邊互訪便利性」、「推廣兩地青少年及民間體育代表隊互訪及友誼賽事」共4大方向。

公所指出,雙方締盟30週年紀念裝置今天公開亮相,設計採「同心結」樣式,象徵姊妹情誼「永結同心」。另考量蘇澳多雨氣候,紀念碑特別以耐候鋼材質打造,表面爲古銅色「鏽層」,再刻上蘇澳意象的海洋、鯖魚、冷泉氣泡及石垣意象的石垣市蝶、白保珊瑚、石垣窯燒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日本沖繩縣石垣市爲此發起島內募款。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蘇澳鎮和石垣市締盟30週年紀念活動今在蘇澳鎮公所登場,石垣市長中山義隆率35人訪問團到來。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石垣市役所9月26日發起小額募款至10月底,號召市民捐助花蓮。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蘇澳鎮與石垣市締盟30週年紀念裝置今天公開亮相,設計採「同心結」樣式,象徵姊妹情誼「永結同心」。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