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山形縣長井市將成「坦尚尼亞領土」?政府急迴應
日本山形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宣佈新計劃,將日本四座城市分別指定爲非洲夥伴國的象徵性「故鄉」:莫三比克、奈及利亞、迦納與坦尚尼亞。依據JICA與外務省的說法,計劃透過交流活動與海外志工,旨在協助非洲應對挑戰,同時振興面臨人口與經濟衰退的日本地方社區,然而這項計劃卻引起外界的誤會。
綜合CNN與日媒報導,部分非洲媒體因爲翻譯問題而誤報「山形縣長井市將成爲坦尚尼亞領土一部分」,奈及利亞政府也一度火上加油,在上週五發布的公告中聲稱,日本將爲欲移居木更津市的奈及利亞青年創設特殊簽證類別,JICA隨即於週一澄清,而該公告現已刪除。
消息迅速引爆輿論反彈。社羣媒體充斥憤怒留言,民衆擔憂公共安全、資源負擔與移民逾期居留問題,甚至出現帶有種族歧視或仇外色彩的言論。NHK報導,今治市單日就收到逾1,000封電子郵件和450通電話,其他地方市長也被迫公開安撫居民。
面對爭議,中央政府出面滅火。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週二召開記者會表示,雖然計劃確實包含JICA實習,但屬暫時性質,實習生之後將返回母國。外交部則於週一強調,「政府沒有推動接納移民或發放特殊簽證的計劃,有關報導並不屬實。」JICA與相關單位亦要求非洲合作國政府與媒體更正訊息。奈及利亞政府已刪除原始公告,並於週二以「更正」標註重發,未再提及特殊簽證。
然而,輿論並未完全平息。部分網民甚至呼籲解散JICA,或表示不信任官方聲明。
事實上,日本近年來反移民情緒升高,右翼民粹政黨「參政黨」以「日本優先」口號崛起,並在最近國會選舉中意外獲勝。該黨黨魁神谷宗幣在選前演說中聲稱,外籍勞工若找不到好工作將增加犯罪,並警告「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涌入日本」。
日本長期以來在移民政策上嚴格,社會結構亦高度單一。許多外國血統或混血人士,即使在日本出生或持有日本國籍,仍反映常遭歧視與騷擾。低度移民與少子化結構導致勞動力缺口,迫使政府近年引入觀光客與外籍勞工。雖然外國居民數量在十年間從223萬增至377萬,但仍僅佔總人口約3%。
對部分日本民衆而言,薪資停滯、高通膨與生活成本上升已造成壓力,如今再加上外來人口問題,更加劇焦慮與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