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難以理解臺灣旅客4行為 這1點引起最多人共鳴

不少臺灣旅客赴日首選回轉壽司、拉麪連鎖店,但日本人認爲「真的沒必要」。示意圖/ingimage

日本是臺灣人最愛造訪的國家之一,街頭巷尾總能遇見滿手戰利品的臺灣旅客。不過,長期定居臺灣的日本YouTuber三原慧悟,近日在影片中分享「日本人眼中最難以理解的觀光客行爲4選」,引起熱烈討論,從飲食選擇到電車禮儀,全都被他點名。

他首先提到,許多臺灣旅客到了日本仍習慣吃一蘭拉麪、壽司郎等連鎖店,讓他忍不住直呼「味道幾乎一樣,真的沒必要特地去吃!」三原慧悟笑說,如果想嘗日本在地風味,不妨多嘗試當地小店,「既然飛那麼遠,就別錯過只有日本才吃得到的料理。」不過他也補充,像吉野家、すき家等主食型連鎖店的確比臺灣更道地。

第二點則是許多臺灣人習慣的語助詞「蛤」。他提醒,「蛤」在日本人耳中語氣強烈、甚至略帶挑釁,若在不熟悉臺灣文化的人面前脫口而出,可能被誤會成不禮貌。三原建議,想表達疑惑時改用「誒?」(え?)會更自然。

影片中三原慧悟還提到,臺灣遊客常帶「空行李箱」赴日,讓他相當驚訝。許多人是爲了把戰利品和伴手禮裝回來,但他認爲,如今不少商品臺灣也能買到,不必特地扛回。最後,三原提醒旅客搭電車時務必將揹包背到胸前,避免在人潮中推撞他人,「這點其實連臺灣捷運也一直在宣導」。

影片上架後吸引大批網友留言,最引起共鳴的正是「蛤」文化。有網友笑說,「『蛤』是一種融入骨髓的本能,想改成『誒』真的不容易!」也有人分享親身經驗,「店員講完日文我脫口而出一聲『蛤』,結果對方嚇到轉身走掉」。日本朋友也留言表示,聽到「蛤」時確實會誤會成黑道語氣,讓臺灣網友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