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搶攻半導體 青森擁地緣優勢轉型矽谷北門
青森縣知事宮下宗一郎於青森立地產業博覽會指出,縣內正積極導入綠色轉型科學園區計劃,打造半導體產業的北方引擎。圖/本報資料照片
日本積極發展半導體,臺積電於熊本二廠應興建工程展開,Rapidus於北海道千歲市的製造基地「IIM-1」成功試作2奈米。相關業者分析,青森作爲北海道與東北(矽走廊)間的關鍵樞紐,將打通日本半導體產業任督二脈,除具備足夠的再生能源及穩定天氣外,也已聚集如探針大廠MJC、ULVAC濺鍍設備等企業,初見半導體聚落雛形。
日本力拚半導體發展,2022年《半導體援助法》生效,政府可直接補貼新建廠設備投資50%,並配套十年減稅期;2024年稅制改革再下一城,推出戰略領域國內生產促進稅,半導體、電動車、電池三大產業享受最高20%的稅額抵扣,目標奪回10%之全球產能。
JASM、Rapidus等晶圓大廠相繼設立,青森縣位於北海道與東北中間,成爲連結熊本、千歲兩大製造重鎮的重要門戶;青森縣知事宮下宗一郎指出,縣內正積極導入綠色轉型科技園區計劃,結合地方能源、自動化設備與低碳基礎設施,打造半導體產業的「北方引擎」。
再生能源環境將是青森吸引半導體設廠重要因素。宮下宗一郎分析,青森風力與太陽能發電充沛,尤拉斯能源公司(Eurus Energy)已在陸奧小川原地區建置風場與港口設施,並提供低碳電力給資料中心與高耗能製程使用;青森也充分利用低溫環境與電價優惠制度,使其成爲全球少數能支持高密度GPU伺服器的資料中心據點之一。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長鬍世民看好,青森具備低溫、低災害、綠能充沛的條件,非常適合精密製造業落腳;將竹科一站式服務的管理經驗與當地結合,藉由臺灣在IC設計與封測產業優勢,形成互補供應鏈。
MJC作爲亞洲第一大探針卡製造商,自1981年即選定青森作爲主要基地。臺灣區總經理林升衍表示,AI需求帶動、晶圓檢測成長強勁;期許與青森縣政府深化合作,在地研發高精密檢測技術,以產業共榮爲願景,助力青森晉升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要角。
日本緊握材料、設備優勢,擠身半導體制造之列;青森在政府推動綠色轉型、企業積極投資、臺日技術合作深化下,正從「蘋果大縣」轉型爲「矽谷北門」,爲日本半導體復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