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奈良鹿總量管制 專家籲臺灣借鏡
餵食仙貝給奈良公園裡的鹿,是件讓遊客又愛又怕的體驗。法新社
日本奈良的鹿是著名的觀光景物,「奈良鹿」在街道與遊客近距離互動。專家說,由於奈良也有人鹿衝突,日本政府對保護區外的奈良鹿有總量管制,反觀墾丁梅花鹿族羣量增速快,應及早部署。
奈良縣的奈良公園屬保護區,約一千六百頭鹿羣受高度保護。管理區在最外圍,鹿羣增加後鹿滿爲患,闖入農家、破壞農作的案件愈發嚴重,政府開放捕獵。
容生態有限公司研究員樑又仁說,曾有日本學者來臺調查梅花鹿時提及,日本鼓勵獵人取得狩獵執照,每年要殺掉十七萬只梅花鹿,以控管數量,但總量仍持續成長。臺灣梅花鹿數量雖不超過五千只,日本學者覺得很少,但看到臺灣鹿羣分佈的密度,又覺得不可思議地高。
墾管處調查,去年底梅花鹿約三千六百隻。樑又仁說,母鹿數量佔整體六到七成,一半可以生育,因此鹿的數量近三年到五年已翻倍成長,局部密度高且分佈不平均,衍生的人鹿衝突問題會漸漸出現。
學者評估梅花鹿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公里二點二六至十八點四三隻,但社頂一帶已達四十至五十隻梅花鹿,已超過適宜數字,因此造成人鹿交通事故頻繁,農家也叫苦。
墾管處表示,會定期調查瞭解野外族羣量、密度、分佈範圍、棲地利用等基礎生態資訊,作爲經營管理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