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謀求擴大防衛裝備出口
參考消息網5月24日報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5月22日報道,爲擴大防衛裝備出口,日本政府正在加大護衛艦、戰鬥機等裝備的推銷力度。除已經達成出口協議的監視雷達外,政府還力求贏得更大訂單。
在日本政府看來,此前大多依賴美國等特定國家裝備的國家開始紛紛尋求採購來源多樣化的動向,將是發展本國防務產業的好時機。而擴大銷售渠道也將有助於日本維繫本國防務產業、提高防衛力。
首相石破茂在22日親臨2025東京軍警防務展覽會現場。他在演講中強調說,“能夠生產先進的高性能裝備的防務產業本身就是一種防衛能力”,爲維護日本所在地區的局勢穩定,“日本將積極推進與各國開展裝備合作”。
本屆東京軍警防務展是2023年以來的第三屆,防衛省此次設置的展位面積達到前兩屆時的兩倍。出於對出口的重視,相關展板均配有英文說明。
本屆展會還首次開闢了專門針對國內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的展位。鑑於包括人工智能、無人機等新興和前沿技術在內的軍民兩用技術正在成爲全球防務產業的新趨勢,政府也將鼓勵本國原創技術更多運用於防衛裝備。
本屆展會的參展商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471家企業和機構,比上屆展會增長60%。其中日本企業的數量較上屆翻番,達到169家,佔比接近40%。預計到場人數將達1.4萬,創歷屆之最。
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參加在日本舉辦的防務展與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上臺不無關係。
特朗普明確表示,美國研發的下一代隱形戰機在出口到其他國家時將會降低配置。這在一直以來通過購買美國裝備構建起關係的盟伴國家之間引發憂慮,擔心美國還能否繼續爲其他國家提供安全保障。
爲了確保美國之外還能有其他選擇,一些國家也開始注意到日本生產的裝備。一位參加展會的澳大利亞軍方官員表示:“日本與澳大利亞關注的領域多有重疊,出於對供應鏈安全的擔憂我們正在尋找更多交易夥伴。”
日本歷來對裝備出口實施嚴格管控,在出售導彈等致命性武器方面保持克制,且出口與導彈配合使用的護衛艦和戰鬥機也面臨困難。
爲積累更多出口實踐,政府在2023-24年修改了《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運用指針。此次展會也是該指針修訂後的首次展會。
隨着運用指針的修訂,凡是使用他國專利的“特許產品”,只要專利持有國同意,那麼就可以出口。這樣一來,那些在日本生產的經美國授權的導彈,只要美國同意,就可以銷往第三國。
致命性純國產成品裝備仍然禁止出口,但戰鬥機引擎等零部件則可以出口。這使得政府和企業在兜售成品和零部件方面都變得更加容易操作。
不過僅憑外部環境改變和制度完善能否實現日本裝備在海外熱銷還是未知數。國內的防務產業長期以來只有自衛隊一個買家,不少企業相繼退出這一行業。產能受限也導致裝備採購價居高不下。而歐洲和韓國軍工企業目前都在大力推動出口,價格戰愈演愈烈。
缺少裝備品製造能力意味着在有事之時遭遇供應鏈斷裂的情況下,我們將失去保衛國家的一切手段。政府在2022年出臺的“安保三文件”中明確寫入防衛裝備生產和技術基礎本身就是“防衛力”,以期通過出口振興防務產業。
英國防務產業相關人士表示:“日本的防衛裝備價格偏高。首先需要在部分供應鏈上開展合作。”能否拿出與合作伙伴的需求相匹配的能力和價格區間的產品,將成爲推動日本防衛裝備出口成敗的關鍵。(編譯/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