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立法要求蘋果放寬iOS瀏覽器限制 非WebKit引擎有望登上iPhone

在日本即將實施的《行動應用程式競爭法》影響下,蘋果長期以來在iOS瀏覽器要求僅能使用其WebKit引擎設計的政策,或許將面臨改變。而這項新規定預計於2025年底前全面落實,意味之後在日本境內使用的iOS平臺第三方瀏覽器將能使用不同引擎設計,例如Chrome、Edge、Opera採用的Blink,或是Firefox使用的Gecko。

延續歐盟趨勢 日本採更嚴格標準

此舉與去年歐盟實施的數位市場法 (DMA)規範方向相似,後者已經要求蘋果在歐洲市場允許第三方瀏覽器可使用自家引擎。

不過,日本新法規被外界認爲更加嚴格,除了禁止指定平臺阻止開發者採用其他瀏覽器核心外,更明確禁止蘋果對於非WebKit瀏覽器施加不合理的技術限制。

非營利組織Open Web Advocacy指出,這將確保第三方瀏覽器在日本市場有真正可行的發展空間,避免僅流於名義上的開放。

影響範圍與實際變化

根據法規內容,蘋果除了需在App Store允許非WebKit引擎設計瀏覽器上架,更必須在iPhone初始設定流程中提供預設瀏覽器選擇介面,讓用戶可在Safari之外直接選擇其他可作爲預設使用的瀏覽器。

這項變動將不僅影響獨立瀏覽器應用,也涵蓋應用程式內嵌的瀏覽器 (In-App Browser),如社羣媒體、購物平臺等內建的網頁檢視功能。屆時,開發者可自由採用Blink或Gecko等第三方瀏覽器引擎,並且導入更完整的功能、效能最佳化與跨平臺一致性體驗。

產業與使用者反應

目前蘋果尚未迴應日本法規將如何影響其iOS生態系統。但業界預期,這將爲Google、Mozilla、微軟等第三方瀏覽器廠商開啓新機會,使其在iOS平臺提供與Android、桌面版一致的完整功能,而非受限於WebKit架構下的功能精簡版本。

對使用者而言,這可能帶來更快的JavaScript執行速度、更佳的網頁相容性,以及更多進階功能 (如擴充套件支援)。同時,市場競爭的加劇也有望推動Safari瀏覽器持續改進。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