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市崩過 臺灣不會步後塵?專家:楊金龍是先知
央行打炒房政策持續發威,房市進入前所未有的「觀望期」。(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央行去年第三季理監事會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後,房市掀起「金龍海嘯」交易量明顯下滑,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全臺第一季總銷金額4648.15億元,與上季相比大幅縮水3成。臺中從事房仲工作的網紅王伯生在臉書上分享,捱罵的楊金龍其實是先知,他及早限制了房市的槓桿,王伯生認爲臺灣不可以像日本一樣,房地產必須要軟着陸。
王伯生在《得勝老闆教買房》臉書粉專指出,記得去年「金龍海嘯」的時候,一堆人罵楊金龍罵得要死,如今關稅造成股災,又一堆人說楊金龍是先知,限制了房地產的槓桿,救了很多借房貸出來投資的人。楊金龍當時分析房地產,要不被央行政策壓下去,另一種就是發生金融風暴崩下去。
王伯生強調,臺灣老百姓的資產,高達70%跟房地產掛鉤,老百姓的貸款,主要也是房貸,而且各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也是賣地收入,因此,臺灣房地產必須要軟着陸,不可以像日本一樣,爬到一個高點的時候突然崩落。
王伯生認爲,日本走過的路,是之前臺灣正在走的路,但日本掉的坑,是我們不要去掉的坑,臺灣房地產陣痛的週期是一定要度過,所以不可能讓其自然發展、不斷地去泡沫,然後突然之間就掉下來,誰都沒辦法去承擔這個責任。
央行去年9月提出四大打房措施,包括(1)新增規範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的第1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2) 自然人第 2 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爲5成,並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3)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及第3戶(含)以上購屋貸款的最高成數由4成降爲3成;(4)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爲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