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頒佈「火山灰注意報」 鹿兒島居民「洗衣服都要看風向」臺灣也應防跨境飄散
▲與火山灰共存的日本鹿兒島居民,已將「看風曬衣、戴眼鏡出門」變成日常。(圖/Pexels)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當火山灰飄落成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模式也不得不隨之改變。根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氣象廳近期宣佈,未來若富士山或其他火山大規模噴發,將啓用「火山灰注意報」制度,當火山灰堆積達到0.1毫米以上、未滿3公分即發佈,目的在於提前防範可能對交通與民生造成的影響。
這項制度的推出,與東京首都圈等地對未來富士山噴發的風險高度關注有關。但對於臺灣民衆來說,這樣的「火山灰風險」究竟會帶來哪些具體改變?日本鹿兒島市的經驗,或許能提供一個真實參考。
鹿兒島的日常:風向決定是否能曬衣服鹿兒島市擁有活躍的火山——桜島。根據市府統計,2011年桜島一共噴發超過1,300次,今年截至4月中已超過百次。在這樣的環境中,居民已習慣觀看每日風向預測,決定是否能將衣物晾在室外;若風向朝向自家方向,多數人會選擇室內晾衣,以避免灰塵沾染。
除了日常習慣的調整,鹿兒島市政府也備有96臺掃路與灑水車隨時待命,以維持主要幹道的清潔與視線安全。對於住宅區的火山灰,市府提供免費的「克灰袋」供民衆使用,並設有灰塵集中處理站,協助社區有效收集與處理。
醫學與地質專家提醒:眼睛與呼吸系統最受影響長期研究火山地質的日本NPO法人桜島ミュージアム理事長福島大輔指出,火山灰爲細小粉末狀火山碎屑物,容易刺激眼睛與呼吸道。他說:「降灰時佩戴隱形眼鏡的人容易感到疼痛,因此不少人會改戴眼鏡。」
除了慢性影響,若一次性降下大量火山灰,視線會因車輛行駛所激起的灰塵變得模糊,甚至可能導致高速公路臨時封閉。此外,火山灰會覆蓋地面、標線模糊、輪胎打滑,也影響車輛操作與安全。
根據氣象公司「Weathernews」建議,民衆在火山灰來襲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佩戴口罩,以降低呼吸系統負擔,尤其對氣喘患者至關重要。・不使用雨刷直接清理灰塵,以避免刮傷擋風玻璃,建議以幹刷或清水清洗。・外出回家時先拍打衣物灰塵,減少室內污染。・穿着長袖長褲,降低皮膚刺激風險。
富士山若爆發 東京也可能陷交通與電力危機爲防範潛在災害,日本內閣府已針對火山灰積層量制定避難標準,當降灰超過30公分時將原則性要求避難。東京都政府亦宣佈將特定醫療機構、基礎設施等路線劃爲「優先除灰道路」,以確保在降灰後交通不中斷。
但由於多數都會區民衆對火山爆發缺乏真實感受,東京都正計劃透過CG模擬影像,具體呈現火山灰如何影響生活,包括電力中斷、公共交通停擺等,並將於社羣媒體廣泛發佈,以提升民衆備災意識。
影響不僅限於日本 臺灣也應提高警覺儘管臺灣目前沒有活火山大規模噴發的即時風險,但地處火環帶,鄰近日本與菲律賓火山羣,火山灰跨境飄散並非不可能情境。理解火山灰對交通、健康與民生的實質影響,有助於建立災害風險意識,提前思考應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