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禁止廚餘養豬 臺中每天多100公噸垃圾燒不完 議員憂垃圾山變高

臺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市府這段時間有討論今後的廚餘去化問題,包含是否禁止餵豬、輔導廚餘養豬場轉型、建置能源化設備等等。記者黃仲裕/攝影

臺中市政府今天專案報告非洲豬瘟事件,多名議員關心廚餘禁止餵豬後如何處理,雖然可以全數送焚化廠焚化發電,已經排擠原本焚燒垃圾的量能。市府坦言,目前每天有100多公噸的垃圾無法處理,只能暫置焚化廠的儲坑,已在研議多種廚餘去化方式。

無黨籍議員吳佩芸詢問,環保局過去廚餘去化方式變來變去,現在跟進中央以焚化發電爲主,但到底要燒多久?焚燒廚餘可能產生戴奧辛,只能應急,市府應該要思考長遠上更友善進步的方式。國民黨議員邱愛珊請市府研議具體做法,如補助家戶廚餘機或商用廚餘機。

民進黨議員李天生、何文海指出,廚餘禁止餵豬後,臺中每天約有300熟公噸廚餘要焚化處理,勢必排擠到垃圾焚化量能,前任環保局長既已下臺,新局長是否有新政策?能否承諾不要把多出來的垃圾送到大里掩埋場堆垃圾山?若不放在大里,市府要放在哪裡?

民進黨議員蕭隆澤批評,現在每天一堆廚餘、垃圾燒不完,市府還在玩數字遊戲,拜託勇敢面對好好處理。民衆黨議員陳清龍建議,市府應盤點可用土地,引進民間資源興建能源化的廚餘去化場域,對廚餘和垃圾政策痛定思痛才能解決問題。

臺中市長盧秀燕表示,現在是禁止廚餘餵豬期間,幾乎全國各縣市都是焚燒,環境部長彭啓明也有提到焚燒較便利且能解決病毒,並要求每月定期檢驗戴奧辛含量;市府這段時間有討論今後的廚餘去化問題,包含是否禁止餵豬、輔導廚餘養豬場轉型、建置能源化設備等等。

環保局副局長陳政良指出,全市每天垃圾量約2200多公噸,目前每天約有100多公噸垃圾無法焚化,暫時放置在各焚化廠的儲坑,每個儲坑可存放上萬噸;廚餘焚化後水分蒸發,每天每場約可增加20公噸處理量,詳細數字還在計算,滾動式調整焚化量能。

陳政良表示,市府已在研擬各種廚餘去化的方向,包含集中處理、分散處理等等,比如黑水虻適用於小區隊,或是高速發酵堆肥、生質能發電等等。

不少議員也關心豬肉攤商受到疫情衝擊。經濟發展局長張峰源說,除了已有補助的公有市場豬肉攤商共418攤每攤4.5萬元(中央3萬、中市府1.5萬),市府已根據經濟部指引,請肉商公會造冊,提供非公有市場的豬肉攤商名單,儘快發放相關補助。

多名臺中市議員關心,禁止廚餘餵豬後市府如何處理?有沒有足夠量能去化、會否排擠到垃圾焚化量能?圖爲市議員吳佩芸。記者黃仲裕/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