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給研發博士派任務:拉幾個博士同學進來,我掏錢請客喝咖啡
【風起堂原創 | 不編不傳,有源有據,分享商界創業傳奇,解讀大佬管理智慧。】
參考資料:
田濤著《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爲》、《華爲訪談錄》、《理念·制度·人》,吳春波著《華爲沒有秘密》,林超華著《任正非傳》。
01
任正非給研發博士派任務
華爲EMT辦公會議上,有個20分鐘分享會。
一位研發博士,在分享會上講述了自己的工作成就和心得後,任正非給他派了一個特別的任務。
任務內容是:把他的博士同學拉幾個到華爲來。
任正非提出要求後還承諾:“拉進來一個獎勵一杯咖啡。”“你同學來了,我們去B1的四樓喝咖啡,我掏錢請客。”
一杯咖啡不過幾十塊錢,但是,對每一個華爲人來說,能和任老闆一起喝咖啡聊天,這一杯咖啡背後的溢價無窮。
對研究華爲文化和任正非管理哲學的人來說,任正非給博士派任務請喝咖啡,這一杯咖啡的背後,體現了任正非管理思想上變與不變。
02
一杯咖啡背後的不變
拉幾個博士同學進來,任正非請喝咖啡,這一杯咖啡的背後,是“華爲最傑出的人力資源”——任正非對優秀人才的渴求。
作爲一家沒有資金、沒有背景、沒有人才的三無草根民企,任正非在創立華爲後,就高度重視人才引入,不拘一格降人才。
華爲早年爲了“拿下”優秀人才,任正非的方法和手段層出不窮。
華爲在華強北的人才市場擺攤設點招聘,任正非有時會親自出現在華爲招聘攤位前,大聲吆喝着:"大家快來看呀,到我們公司來啊"。
1991年,華爲深意工業大廈辦公,隔壁著名港資科技企業億利達的工程師徐文偉,就被他們眼中的個體“小老闆”任正非 “忽悠”進了華爲。那時的任正非,連一條品牌皮帶都捨不得買,拿大街上三塊兩塊一條的湊合着用,還非要講夢想和未來,在徐文偉的同事覺得,任正非就是個大忽悠!
1992年,華爲啓動08機研發。爲了挖人才,曹貽安帶新人去郵電部第十研究所參加技術培訓,白天上課,課間交流,課後請吃飯、下館子、吃夜宵、喝啤酒,就這樣把幾個國企裡的技術骨幹給挖進到了華爲,比如毛生江和楊漢超,後來在華爲的發展都做到了副總裁級別。
那時候,從郵電部研究所出來的華爲員工,春節回家過年都有任務指標,要挖幾個同事、引薦幾個同學進華爲的額外任務,當然,也有獎勵。
不僅如此,華爲還安排人員專門在目標研究所對面賓館駐紮,不挖到人不回公司。
甚至是任正非參加展覽,也經常要“帶回”幾個在展會現場“面試”的人才。
這種情況,直到任正非請來了華中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退休領導陳珠芳,華爲纔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源部,華爲的人才招聘纔開始走上正軌,此後開啓了每年大舉招聘幾千人的局面。
用任正非的話來說就是,請“一個教授做人力資源工作,目的是要讓高校成爲華爲將來的人力資源池”。
幾十年的實踐證明,壟斷行業或國企、“鐵飯碗”之外,華爲幾乎成爲職場新人的最優選擇。
今天的華爲,已成爲大多國內C9高校畢業生中排名第一的簽約單位。
03
變的是:從請吃飯到請喝咖啡
這一次,任正非的請客從請吃飯變成了請喝咖啡。
一、點兵、佈陣、請客吃飯
吃飯也是生產力,任正非在華爲經常說:誰請下屬吃飯多,誰就升得快。
任正非對華爲幹部的要求是,點兵、佈陣、請客吃飯。
點兵,是指關注下屬,培養下屬,愛兵切,用兵狠。
佈陣,是指團隊建設,提升組織能力,優化組織氛圍。
請客吃飯,是指關注客戶,以客戶爲中心,與客戶結成“不打領帶”的關係。見不到客戶本人,就請他的下屬或周邊部門的人吃飯。
任正非在很多場合,多次提到要繼續發揚華爲的吃文化:“你要當好領導嗎,那麼,多請下屬吃幾盤炒粉吧,在輕鬆自由的氛圍裡,很容易就做到了上下溝通,協同工作,部門的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你想做大秘書,也要多請客,你的工作經過溝通開放了,大家幫助你,互相有了解,你就能成爲“大秘”;搞管理的,更要經常這樣在一起聚餐。”
華爲不僅要求員工之間要經常一起吃飯,更對公司高層提出明確要求:高級幹部要經常請客戶吃飯、陪客戶吃飯。
任正非本人,更是喜歡請客吃飯的第一人。
很多華爲老員工都還記得,在早期熬夜加班、睡在辦公室的歲月裡,老闆經常會過來拍一下你的肩膀,“走,一起吃夜宵去!”
凡是跟任老闆一起吃飯,一定是老闆買單。
並且,任正非請吃飯,從不請官員和領導,只請員工和下屬,還有教授專家。
在任正非等高層的上行下效下,華爲逐漸形成了積極正面的“吃”文化。
二、點兵、佈陣、喝咖啡
隨着華爲的全球化,任正非對華爲幹部管理的要求,從 “點兵、佈陣、請客吃飯”變成了“點兵、佈陣、喝咖啡”。
近年來,咖啡一詞在任正非的口語中出現的頻率極高,比如那句傳播度極高的“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任正非甚至在外媒採訪中提到,自己退休後想開一個咖啡廳。
任正非不僅與華爲外的人喝咖啡,吸收宇宙力量,還經常與員工一起喝咖啡,賦予員工力量。
任正非鼓勵和要求華爲高管和科學家們,要敢於用一杯咖啡,與世界上的大人物碰撞思想。
任正非在2014年的與上研所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但華爲的圈子還太小,科學家們要到外面去喝咖啡。
出去喝咖啡,那麼和誰一起喝咖啡呢?
任正非:“要多參加業界會議,與業界人士交談”;“要敢於和世界名流喝咖啡,聽聽人家的想法,也會給我們啓發,少走彎路。”
“咖啡”,已經成了任正非管理詞彙中的一種象徵。
管理學家們將任正非帶領華爲走向成功的管理思想稱之爲“灰度哲學”,而“開放、妥協、灰度”又是這一管理思想的精髓。
那麼,“吸收宇宙能量”的這一杯“咖啡”,又恰恰是開放精神的又一形象隱喻和精闢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