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買斷式逆回購 放錢5.7兆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15)日展開人民幣1.4兆元(約臺幣5.7兆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等於當月淨投放人民幣2,000億元(約臺幣8,180億元),且爲連續第二個月加量續做。分析認爲主要應對7月稅期、政府債密集發行等流動性擾動因素,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
繼6月淨投放後,人行7月再次加碼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對於本次操作,上海證券報報導,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有兩個意涵:一方面有助於在政府債券持續處於發行高峰期階段,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另一方面,也釋放了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加力的信號。
着眼於保持流動性充裕,對於本月將到期的人民幣3,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王青預計,人行加量續做的可能性也較大。
買斷式逆回購,簡單來說,就是銀行把自己的債券賣給央行,等到了約定時間,銀行再以約定的價格買回,一般有三個月、六個月,可以解讀爲就是央行向市場釋放流動性,有利股市。
人行如何平衡擾動節奏與流動性預期,將成爲影響市場情緒與資產定價的重要觀察點。
大陸央行選擇公告的時間點也被視爲提升政策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