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俱樂部》見證姚安娜蛻變,擺脫 “演技黑洞” 稱號就靠這招?
在演藝界姚安娜正以自己的方式悄然蛻變。
繼出演警察角色後,她轉身披上白大褂,在都市醫療劇《仁心俱樂部》中搖身一變成爲了醫生。
這一次,她成功地扭轉了大衆以往對她笑料百出的演技印象。
入行五年,27 歲的姚安娜,似乎正逐步摸索到演藝的門道,漸入佳境。
《仁心俱樂部》開播後,雖然在熱鬧的影視市場中未掀起太大波瀾,但主演陣容卻十分吸睛。
辛芷蕾與白客的組合,碰撞出別樣的火花。
曾經那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王大錘 —— 白客,在劇中化身心外科醫生,沉穩的模樣竟讓人莫名安心。
而在劇中飾演女配顧詩宜的姚安娜,同樣給觀衆帶來了驚喜。
劇中的顧詩宜身爲急診科醫生,性格真誠坦率,渾身散發着正能量。
姚安娜依舊以標誌性的短髮示人,當她身着白大褂,全神貫注處理問題時,那股子認真勁兒,還真有幾分醫療精英的範兒。
與她之前塑造的角色相比,這次的表演進步顯著。嚴格來講,與其說是演技提升,不如說是她找到了適配的角色,這才讓她的表現看起來自然許多。
就如同兩年前她在《去有風的地方》裡扮演的小賣部女孩,角色平凡卻不突兀,反倒不會過度凸顯她演技上的青澀。
此次的顧詩宜也是如此,作爲一個樂觀專注的配角,性格沒有大起大落的極端之處,人物形象較爲平面。
她雖不是主角,卻在主角活躍的場景中頻繁亮相,既不會搶走主角風頭,也不用揹負 “惡毒女配” 可能遭受的負面評價。
正因爲角色演繹起來輕鬆,從而讓觀衆產生了姚安娜演技變好的錯覺。
不得不說,在角色選擇上,姚安娜這步棋走得巧妙。
姚安娜,頂着 “華爲二公主” 的光環降臨人世。
她的成長之路,滿是旁人難以觸及的高光。
自幼便苦練芭蕾,後又憑藉自身努力考入哈佛大學。
學成歸國後,衆人皆以爲她會如姐姐孟晚舟那般,投身家族企業,扛起重任。
然而,23 歲的她卻毅然踏入娛樂圈,這一決定令大衆震驚不已。
隨後,人們不自覺地將姐妹倆放在天平兩端,反覆比較,很快得出 “姐姐忠肝義膽,妹妹驕奢淫逸” 的片面結論,卻全然忽視了姐妹倆近 25 歲的年齡差距,以及成長於不同時期、接受不同教育的現實差異。
姚安娜,1998 年出生,5 歲起便踏上藝術學習之路,鋼琴、書法、音樂、國畫,無一不涉獵。
9 歲時,她與芭蕾結緣,自此一心撲在芭蕾練習上。優越的家庭條件,更是爲她的藝術追求保駕護航,15 歲時,她便成爲英皇芭蕾 RAD 最高級別的獲得者。
總的來說,她的人生自始便籠罩着文藝的絢麗色彩,與姐姐大學畢業後便進入公司,從總機轉接、複印文件等基層工作做起,歷經多年沉澱才邁向高層的奮鬥軌跡截然不同。
在芭蕾藝術的薰陶下,姚安娜對娛樂圈心生嚮往。
徵得父母同意後,在 2021 年 1 月 14 日,她 23 歲生日這天,正式宣告出道。
起初,大衆對她的選擇多持不屑態度,可隨着時間推移,大家逐漸發現,姚安娜不慌不忙,有着獨屬於自己的獨特氣質,並且沒有想象中的浮躁與喧囂。
她有着芭蕾舞者的優雅體態,還兼具同齡女星少見的 “少年感”。
常年短髮搭配中性穿着,低調且不炒作的性格,悄然贏得了一部分人的喜愛。
然而,身爲演員,演技是無法迴避的考驗。
在電視劇《獵冰》和《暗夜與黎明》開播之際,姚安娜遭遇了鋪天蓋地的嘲諷。
在《獵冰》中她搭檔大熱的張頌文,《暗夜與黎明》裡又與戲骨聶遠以及小鮮肉陳哲遠合作,可即便有這些優秀演員的襯托,姚安娜也未能嶄露頭角,反而貢獻出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 “名場面”,淪爲網友製作滑稽表情包的素材。
若非要找出值得誇讚之處,那便是她對錶演的那份執着熱愛,以及面對網友爭相模仿她的尷尬片段時,所展現出的豁達心態。
但倘若姚安娜真心想在演藝道路上深耕,前方還有重重難關亟待跨越。
正如她自己所言,現階段需要用作品證明自己,這就意味着她要不斷參演,在實踐中磨礪演技。
退一步講,只要她今後不過分執着於出演主角,觀衆願意給予她成長的時間。
畢竟,無論是爲人處世,還是作爲觀衆,都不應滿是戾氣。
不能因爲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選擇不同的人生道路,就橫加指責,這樣既爲難了別人,也讓自己陷入狹隘。
身爲普通人,看到姚安娜這樣的 “富二代小公主” 積極投身演藝事業,其實是一種激勵,不禁讓人反思:人家如此優秀還在拼搏,自己又在做什麼呢?
不過,還是要鄭重地提醒姚安娜,希望她別執着於主角之位,用心雕琢出彩的配角,同樣能夠吸引觀衆目光。
畢竟,在人生這場大戲裡,她一出生便已站在衆人矚目的位置,應懂得知足,穩步前行。
最後,借用姚安娜在《暗夜與黎明》中的臺詞:“出身不代表一切。”
願每一位讀者都能從中汲取力量,不妄自菲薄,努力做好當下的自己,相信我們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