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花蓮王」紮根深難撼動 傅崐萁成功突圍內外夾擊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中)與妻子徐榛蔚(右)以及民衆黨立委林憶君(左)在市區舉行「反罷免」遊行。(王志偉攝)

當罷團「微光花蓮」將罷免二階連署書,送至花蓮縣選委會,現場工作人員排起長長人龍,以傳接方式,將一箱又一箱的連署書送到門口,並以推車整疊送入選委會,總計3萬2777份,是法定份數的169.06%,超高達成率僅次於立委徐巧芯,在立委傅崐萁家族掌政逾20年,甚至被戲稱「花蓮國」,繳出這樣的成績確實令人跌破眼鏡。

這場史上最大規模、針對性十足的罷免秀,雖然是無差別攻擊,但「擒賊先擒王」,民進黨眼中的「賊王」,無庸置疑地,自然直指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至於其他藍委都被打入「傅隨組織」,通通殺無赦。因此,傅崐萁過往的「黑歷史」,也再度被搬上臺面,重新接受檢視。而花蓮也成爲大罷免勝敗的「指標股」,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更是深入前線督軍。

有「花蓮王」稱號的傅崐萁,其實是高雄美濃客家人,爲父親工作的關係曾就讀花蓮高中。早年傅崐萁緃橫股市,被封爲「凱聚小傅」,本來只是扮演政治人物「金主」的角色,與朝野立委都熟,走立法院就像走自家廚房,包括此次推動大罷免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過去就是bodybody,傅當選立委在外租的辦公室就選在柯辦樓下。

擡轎久了,傅崐萁也想自己坐轎,在前立法院長劉松藩的推薦下加入親民黨並「返鄉」參選2001年的花蓮縣立委,這種「金主從政」的例子朝野可說屢見不鮮。挾着黨主席宋楚瑜2000年總統大選在花蓮囊括近6成選票的餘威,傅崐萁初試啼聲就以近27%的得票率,擊敗國民黨的老將,以第二名之姿進軍國會(當時應選兩席)。

此後,傅崐萁在花蓮政壇,除了2005年挑戰時任的縣長謝深山鎩羽而歸,不論立委或是縣長選舉都所向披靡,連妻子徐榛蔚也是立委做完接棒選縣長,也壓縮在地四大家族的發展,因此「傅氏王朝」的封號也開始風傳。加上傅崐萁接任黨團總召後一貫強勢作風,挾着藍白過半優勢在立法院推動多項爭議法案,樹大招風就成爲綠營鎖定祭旗的「頭號戰犯」。

儘管面臨從政以來最大的挑戰,但傅崐萁地方紮根甚深,同時掌握行政資源,靠着長期服務累積下來的政治資本,挺過大罷免浪潮,爲自己再添一場勝績。只是,早在3月傅崐萁在拜會黨內大老時就抱怨,國家機器在對付他,在闖過罷免難關,未來的政治路恐怕只會更加險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