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扭蛋…父母有錢等於中大獎?日調查:「非物質條件」影響幸福感
心靈的自由是金錢之外,影響幸福感的關鍵。 示意圖/Ingimage
近年日本網路族羣流行一個新詞──「父母扭蛋」(親ガチャ)。意思是人生如扭蛋,一出生就決定了家庭條件與成長環境,有人「抽中限定款」,也有人覺得自己「槓龜」。但引發討論的是,即使爸媽都是公務員、家庭年收破千萬日圓的家庭(約新臺幣200萬元),仍有不少孩子覺得自己「抽到下下籤」。
日媒「FINANCIAL FIELD」分析指出,若父母同爲公務員,工作約20年,家庭年收入突破1000萬日圓並不困難,遠高於日本雙薪家庭平均的約850萬日圓(約新臺幣169萬元),經濟上堪稱「勝利組」,但物質充裕卻未必等於幸福滿足。
根據日本內閣府2025年「生活滿意度調查」顯示,收入確實與滿意度呈現正相關,但當收入達到一定水準後,幸福感的增加便明顯趨緩。相較於金錢,「非物質條件」對幸福感的影響更爲關鍵,包括健康、人際關係、自由時間,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等。
專家指出,反而是那些「安定」的家庭,父母容易期待孩子走「正規路線」:上國立大學、玩社團還不如好好唸書、穩定工作等。這些無形壓力讓孩子難以自主選擇,甚至感到「活在父母的掌控中」。當人生缺乏自由與自我決定權,即使不缺乏外在物質,內心也會感到空虛與壓抑。心理學觀點亦指出,幸福的重點不只有金錢,還有個人得以選擇的自由感與令人感到安心的人際關係。也有研究指出,「幸福感約有一半取決於遺傳」,但仍有40%可以透過「有意識的行動」改變。
因此,會感覺「抽到父母扭蛋下下籤」,不僅是經濟差距,更與「能否自我選擇」的感受,以及人際關係的品質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即使父母屬高收入,孩子也可能感受不到幸福。相反的,就算收入不高,若家庭能提供心靈的自由和一個安心的歸屬,或許也能稱得上是「中了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