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鬥士莊盛晃辭世!從蘇建和案到眷村文化 63歲走完熱血人生

▲莊盛晃過世前1天參加新書發表會,留下最後身影。(圖/岡山眷村文化協會提供)

記者陳宏瑞/高雄報導

一生爲臺灣人權、歷史記憶與社會正義奔走的社運戰將莊盛晃在9月28日病逝,享年63歲。他一手推動「蘇建和三死囚案平反」、協助血友病愛滋患者爭取補償金,更爲老兵、移工、眷村文化與戰爭記憶奔波不歇。好友形容他是「敢夢、敢衝、敢實踐的怪傢伙」,走遍戰地、眷村與田野,用一生譜出臺灣社會運動史上最動人的樂章。

▲社運戰將莊盛晃在日前病逝,享年63歲。(圖/岡山眷村文化協會提供)

莊盛晃是桃園新屋客家人,生於臺北、長於基隆,畢業於成功高中、東海大學法律系,並赴英國華威大學攻讀國際經濟法。年輕時就進入政壇幕後,擔任立委葉菊蘭與議員謝明達助理,從此踏上公共服務與社會改革之路。

返臺後,他出任「臺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推動震撼社會的「蘇建和三死囚案平反」,也揭發警察刑求黑幕,爲司法改革寫下關鍵一頁。之後創立「藥害愛滋自救會」,成功促成《藥害救濟法》三讀通過,替血友愛滋患者向德國拜耳與臺灣代理商爭取到每人補償金210萬元,讓醫療人權邁出關鍵一步。

▲莊盛晃爲外國訪客以英文導覽二戰岡山與臺灣眷村歷史。(圖/岡山眷村文化協會提供)

他後來創立臺灣第一個醫療人權團體「中華浮木濟世會」,並投身社區營造與永續農法,從苑裡鴨間稻到新竹沙湖壢藝術村,結合文化、土地與公益。他說過:「社造訪談,是人的生命履歷,是大於藝術的藝術。」

▲莊盛晃積極投入各項社會運動。(圖/岡山眷村文化協會提供)

2009年起,莊盛晃轉戰南臺灣,擔任「高雄市關懷臺籍老兵文化協會」總幹事,推動「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與口述歷史計劃,讓被遺忘的臺籍老兵故事重回世人眼前。他也協助建立「岡山眷村文化協會」,保存眷村記憶,生前一天仍出席新書發表會,鞠躬盡瘁。

▲莊盛晃訪談空戰英雄葉李榮教官。(圖/岡山眷村文化協會提供)

莊盛晃的葬禮11日在岡山長老教會舉行,衆多人權前輩、文化工作者與老兵代表前來送別。他用一生實踐理想,留下的不只是無數運動的印記,更是一句震撼人心的信念:「歷史不是被紀念的,是被活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