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贊東營“紅豆奶奶”:義務理髮56年 15萬餘顆紅豆傳遞愛心

義務理髮五十六年,她和隊友們攢下十五萬餘顆紅豆

本報記者 王者

“來,戴上圍布,咱理個好看的髮型……”趙曉鳳麻利地抖開圍布,圍在彭方定胸前。“一邊理髮,一邊聊天,我們和曉鳳有說不完的話嘞。”伴着電動推子沙沙作響,彭方定和趙曉鳳嘮起了家常。

84歲的彭方定和老伴住在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萃苑社區,老兩口腿腳不利索,趙曉鳳每月上門爲他們義務理髮,20多年風雨無阻。趙曉鳳今年也剛好84歲,義務理髮,她已經堅持了56年。

趙曉鳳在爲居民義務理髮。劉智峰攝

“瞧瞧,可精神嘞。”理完髮,趙曉鳳把一面鏡子擺在彭方定面前。“理了發,感覺俺又變年輕了。”看着鏡子中的模樣,彭方定笑了起來,“多虧有咱曉鳳!”

挎上理髮包,趙曉鳳告別彭方定老兩口,趕往下一戶人家。這一天,她要爲8戶社區居民上門義務理髮……

1969年,趙曉鳳跟隨丈夫來到東營定居。“曉鳳,都說你手巧,你會理髮不?”一次,勞動之餘,有工友嫌頭髮長,耽誤幹活,趙曉鳳找來推子、剪刀,給她理了發。誰承想,趙曉鳳的手藝獲得大家好評,打那以後,她就經常在田埂上爲工友義務理髮。

上世紀80年代,趙曉鳳瞭解到小區裡有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理髮成了他們的煩心事。趙曉鳳想,既然自己有手藝,爲什麼不幫幫忙呢?她決定定期上門給有需要的老人免費理髮。賈貴雲、樑萬敏、齊玉德……趙曉鳳的理髮包裡,有一本滿是褶皺的筆記本,她把需要上門的居民姓名、家庭住址等記錄下來,排好時間表,按照順序一家一家上門理髮。

爲臥牀的病人理髮是個辛苦活。趙曉鳳時常要單膝跪地,架着胳膊,長年累月,她的脊柱出現側彎。長時間攥握剪刀和推子,她的右手中指和無名指關節已經腫大變形,一到陰雨天就伴隨陣陣疼痛。但趙曉鳳不曾想過退縮:“只要有人需要我,我就一直幹下去。”

慢慢地,在趙曉鳳的影響下,越來越多人行動起來。2011年,在萃苑社區的支持下,“曉鳳義務理髮室”正式成立。這些年,理髮室成員發展到300多人,由20家店面組成,服務範圍輻射敬老院、環衛工人休憩處、銀行網點及偏遠鄉鎮。

傍晚時分,趙曉鳳回到理髮室。窗臺上,各式各樣的玻璃瓶裡裝滿了紅豆。趙曉鳳從桌底的盆中抓起一把紅豆,數出8粒,放入一個半滿的玻璃瓶。趙曉鳳說:“一顆紅豆代表一次愛心,理幾次發就攢幾顆。”現在,趙曉鳳和隊友們一共攢下了15萬餘顆紅豆。

現在,趙曉鳳還經常到學校做志願精神宣講,每次去都要帶上一捧紅豆,活動結束時發給孩子們。“把愛心的種子種到孩子們的心裡,鼓勵他們把做好事兒的精神傳下去。”趙曉鳳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6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