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人工智能賦能耳與聽力 共同守護聽力健康

(來源:人民網)

轉自:人民網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中國殘聯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耳與聽力健康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耳與聽力健康領域應用,進一步提高人民羣衆的耳與聽力健康水平。

聽覺是我們感知世界的重要渠道。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耳聾和聽力損失帶來的困擾日益顯著。隨着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技術的加入爲解決聽力損失提供了新思考和新路徑。一方面幫助各類助聽產品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會對耳與聽力健康領域管理和服務體系帶來變革。比如針對已經聽力減退或損失的人羣,近年來的多款國產智能助聽器都嘗試了“AI+助聽器”的新模式,用更低的價格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在干預階段,也有很多實驗室聚焦於聽力測試和助聽器驗配,藉助AI技術,通過各種方式,在不降低聽力測試效果的基礎上,爲大規模快速聽力篩查提供了可能。

隨着技術的發展,聽力康復訓練也有可能實現AI個性化,根據個體的需求和具體情況提高個性化康復的精準性和時效性。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數據整合和動態持續能力介入後,從個體服務逐漸演變爲羣體防控,對於實現全人羣、全生命週期網絡覆蓋的聽力管理提供了一種新路徑。

當然,新技術的應用也存在一些風險。數據隱私如何保護?算法是否公平?技術是否可靠?這些問題不容忽視,依然需要加強監管,完善法規,真正讓人工智能惠及更多的聽力障礙者。

此次四部門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耳與聽力健康領域的深度融入,將進一步構建覆蓋“預防—發現—診斷—干預”全週期的聽力健康管理體系,從不同層面幫助人們把聽力健康真正管起來。《意見》的發佈不僅是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健康挑戰的正向反饋,更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生動體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