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讓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
魯 陽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作爲首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是這樣一部迴應各方關切、提振發展信心、鼓舞創業幹勁的法律。
民營經濟促進法創下了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法律,第一次明確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確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
民營經濟促進法旗幟鮮明地強調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依法保障民營經濟組織與其他各類經濟組織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充分彰顯了黨和國家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
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是人民羣衆對立法的關切點所在。當前,民營經濟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服務供給等方面還存在不少阻礙。民營經濟促進法將黨中央關於平等對待、平等保護民營經濟的要求落實體現爲具體的法條,爲實現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等行爲打下堅實法治基礎。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一脈相承、與時俱進,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撐不斷厚植,讓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
以市場準入爲例,它是經營主體參與經濟活動的前提,是公平競爭成色的重要體現。一段時間以來,交通、能源、養老等多個領域一大批准入限制得到放寬,爲民營企業等各類經營主體投資興業帶來了更廣闊空間。比如最近,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十條舉措發佈,引導民營企業更便捷進入油氣市場競爭性環節。以民營經濟促進法爲指引,健全破除市場壁壘的長效機制,推動市場“門檻”不斷降低、市場規則更爲透明、市場環境更加公平,對激發民企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將起到更爲深遠、更爲積極的作用。
徒法不足以自行。平等對待、同等保護,需要在執法和司法層面加以強化。過去影響民企預期的很多因素,如一些地方和部門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以及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等,嚴重損害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人士的合法權益。民營經濟促進法規定:建立健全行政執法違法行爲投訴舉報處理機制、涉企行政執法訴求溝通機制,加強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按照這些要求規範行政執法行爲,依法保護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將更爲順理成章。
以民營經濟促進法出臺爲契機,既一絲不苟抓好法律貫徹實施,也在全社會做好學法普法工作,推動各界掌握和遵守民營經濟促進法,有助於凝聚匯聚改革發展合力,共同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我們定能不斷開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匯聚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