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交易佔比進逼英鎊 香港維持第四大外匯中心地位

國際結算銀行(BIS)三年期調查顯示,人民幣目前佔全球匯市交易的8.5%,高於2022年的7%,維持佔比上升趨勢,與英鎊的差距進一步收斂。 美聯社

國際結算銀行(BIS)三年期調查顯示,人民幣目前佔全球匯市交易的8.5%,高於2022年的7%,維持佔比上升趨勢,與英鎊的差距進一步收斂。

BIS近日發佈調查結果顯示,2025年4月OTC外匯市場日均交易額達9.6兆美元,較2022年4月的7.5兆美元增加28%。BIS表示,這是源於2025年4月初美國宣佈徵收關稅後,外匯波動加劇,交易活動增加。

該調查每三年進行一次。其中,美元仍爲主導貨幣,參與所有交易的比率從2022年的88.4%升至89.2%,歐元佔比從30.6%下降至28.9%,日圓從16.7%略升至16.8%。

全球匯市交易概況

英鎊佔比從12.9%降至10.2%,低於2016年以來前三次調查中觀察到的13%的平均值,人民幣自2013年以來維持上升趨勢,從2022年的7%升至8.5%,瑞士法郎則是從5.2%升至6.4%。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量最大的十大貨幣對均與美元有關,反映了美元作爲全球主要貨幣的地位,其中美元╱人民幣的交易額上升59%,在全球成交額中的佔比從6.6%升至8.1%。

彭博指出,中國多年來一直在努力提升人民幣的全球吸引力。北京爲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而加速資本鬆綁。然而,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顯示,人民幣8月在全球支付貨幣中的佔比降至2.9%,遠低於去年同期的4.7%。

BIS調查顯示,香港仍是全球第四大外匯中心,及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香港外匯交易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由2022年4月的6,944億美元,增長27.2%至今年4月的8,831億美元。香港人民幣外匯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由2022年4月1,912億美元,增長64.8%至今年4月3,15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