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終究要殖民火星,幾百年後火星人將擁有自己的語言!
隨着宇宙的成長,人類也變得更加智慧,月球是除地球之外人類第二個踏足的星球,我們還應該探索比月球更遠的地方,起碼也應該去探索火星。
火星,一個紅色星球,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甚至在宇宙發展歷程中也是如此。火星將是一類星際旅行的第二個很可能也是最重要的踏板。
派往到火星上的探測器展示了一副美麗而危險荒涼的壯麗景象。人類拓荒者抵達火星後一定會很興奮。火星上很寒冷,到太陽的距離比地球遠五千萬英里,因此只接受到地球一般的熱量,而且溫度波動很大,數分鐘內從80度降到零下200度。
如果寒冷的環境不能征服你,那麼低重力一定可以。火星只有地球的一般大小,重力只有地球的38%,長時間呆在火星上,探索者的骨頭將變脆,肌肉也會變得虛弱,探索者會發現自己太過虛弱而無法安全回到地球。
低重力同時也意味着火星很難形成大氣,哪裡除了稀薄的二氧化碳之外,什麼都沒有,氣壓也只有地球氣壓的百分之一。同時火星還沐浴在太陽的有害輻射中,即使它距離太陽更遠,與地球不同的是,它沒有磁場,也沒有臭氧層的保護。早期探索者們必須時刻小心,讓自己的暴露面積減到最小,或許他們必須要住在地下。
但無論如何,未來某天人類很有可能完全改變火星的生存條件,比如利用空間反射鏡供給熱能和動能,而在更高科技出現後,更大的轉變也會成爲可能。如果人類能夠建造一個巨大的玻璃塑料拱頂來阻擋輻射,在拱頂內,我們還能充實稀薄的大氣。
幾百年之後,曾經的探索者後代將會成爲真正的火星人,而他們會形成自己的語言,貨幣,甚至還有烹飪之道。但隨着宇宙的不斷變老,即使是火星也無法保證人類能夠永久地繁衍生息,隨着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髮展,人類需要也必須要藉助火星作爲跳板,向更曠闊的外太空開拓空間,在太陽系其他星球甚至飛出太陽系,播撒人類文明種子!